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自己的情感竟然如此的脆弱,跟着电影或电视剧的剧情走,时不时地会被那些感人的情节弄得泪眼朦胧,在看由范伟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生活》的整个过程中,不止一次地跟着流泪。特别是看到范伟与他的徒弟梅好在夏总家门口话别时的情景,竟然泪水滂沱,为这样一个善良的人所经历的这些磨难而难过。
其实,我知道作者和导演塑造这样一个人物的用意,这也是讲政治的一种表现,阐述了作者对幸福的认识和看法,那就是易于满足现实生活中的那些细小的事物就算是幸福,幸福不是奢望,而是知足常乐的一种状态。
傅老大在东北的顺城过着自己衣食无忧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让他轻松自在,天生乐观开朗的他,有着他自己的一片天地,可以说是充实得很。虽然弟弟妹妹都身在北京,都有他们的自己事业和生活,看似他们的地理位置是众人向往的,但是傅老大并没有觉得身在小城市里的自己有什么不好。
倒是我们现代的生活价值观念改变了我们最初的认识标准,认为只有大城市才算座人间天堂,才适合人类居住,岂不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住在哪并不是一个最重要的心理要求,无论一个人身处那里,只要她幸福美满地生活着他就是幸福的,而傅老大的弟弟妹妹们却不是这样想,傅老大的弟弟妹妹就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的体现,而傅老大对幸福的认识和看法与东西姊妹几个绝然不同。
故事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展开,乐观开朗的傅老大,在当地非常有人缘,无论是公园里的退休职工,还是在他津津乐道的足疗养生中心的工作岗位上,他都成为了一个被大家喜爱的人,这种喜爱不仅仅是它的性格,而是他乐观向上的一个精神气质。片子一上来就演了他在公园的票友那里,还是在单位的工作岗位上,都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人。
也就在这时,傅老大遇到了一个来顺城给孩子看病的母子俩人,母亲名叫梅好,儿子叫乐乐,已经对孩子和自己未来失去信心的梅好,将自己患孤独症的孩子,准备遗弃掉,自己结束生命。恰巧途经这里的傅老大,看到了一只跟着他的那个被母亲一起的孩子乐乐,善良的傅老大几经寻找未见到亲人,只好把乐乐领会了自己的家,在家里面给孩子做饭喂饭,也就在这时傅老大发现了放在孩子口袋里的纸条,傅老大看了以后,飞奔到他居住地的一条河面上,看到了正准备自杀的乐乐的母亲梅好,在他的亲身劝说和感动下,将乐乐的母亲劝了回来,他们开始了一段传奇的情感过程。
傅老大的大弟弟,在京城拼搏的有了自己的事业,成为了外埠在京城企业里的佼佼者,一位成功的地产商人,而这时他正陷入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中,他的朋友劝他回家乡祭祖,来改变目前积压在心里的阴霾,他听从了朋友的劝慰,决定携自己的弟弟妹妹一起回顺城扫墓,故事也就是从这里将现代人的价值观能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的冲突表现出来。
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受到了家乡人的隆重的礼遇接待,倒是给人一种风光无限的假象,弟弟妹妹对自己大哥的境况了解并不多,后来断断续续的了解中,认为傅老大的现状是弟弟妹妹们认为处于不幸福的状态之下。他们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大哥劝到了京城。
在京城里面傅老大的弟弟妹妹用现代人的观念让自己的哥哥享尽人间富贵荣华,但是,导演并没有将大段的情节放在这个享尽富贵荣华的场景里,而是更现实地将弟弟妹妹忙于自己事务的工作中,竟然忙到了兄弟姊妹几乎不可能完整地团聚的程度,而我认为导演高就高在把这些在现代社会打拼的这些人,将城市里面的那种竞争的残酷,与人和人之间的那种冷漠与市侩,逐一地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展示。
看似过着幸福生活的弟弟妹妹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不如意,大弟弟成为了成功人士之后,变成了一个“不近人情”的商业人士,能的家里家外一团糟,最后公司倒闭,一夜间成为了一无所有的人,倒是这种一无所有让他知道了成功后自己的改变注定了他的最终失败的必然,这是作者的有意编排。
傅老大的二弟在京城的一个机关里任职,找了北京的媳妇,而那个一心想让自己丈夫出人头地的媳妇,面对对功名利禄木讷的丈夫是又气又急,想尽各种办法全有自己的丈夫通过各种手段,确保自己能够继续提升,就是在这种“威逼”下家庭战争不断,不仅仅破坏了夫妻间的感情,也给自己的孩子内心伤害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作者将现实生活中的这些司空见惯的事情,用这种方法一股脑给摆了出来。
傅老大的三弟弟,是一位演员,为了虚荣,为了能在自己的同学圈子里有面子,拼了命的去演出赚钱,声称一定要买别墅,有别于他们演艺圈的人,这种定位不仅害了自己,也破坏了家庭的和睦,他在幼儿园工作的妻子苗苗,不这样想,她像她大伯个一样的善良和现实,她需要的是一个幸福的家,一个属于两个爱情的结晶,他们的孩子。最后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不得不听从傅老大的建议,将不现实地别墅放弃,现实地活着。
傅老大在顺城救下的母子俩人,最终因为没有了傅老大在身边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被傅老大介绍的那个单位给辞掉了,为了给孩子看病,也是为了寻求她内心里对师傅的那颗感恩的心,来到京城与师傅傅老大聚在了一起,傅老大为了给自己人的干儿子乐乐看病,几乎是倾其自己的所有,孩子也正是因为感受到了傅老大的真情实意,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并与之产生了深深的感情。
傅老大与梅好之间的感情随着他们相处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强烈,可以说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并非是逢场作戏,梅好看中了傅老大那颗无比善良的热心,她认为将自己的未来寄托给这样一个男人是她一生中的幸福。然而傅老大与梅好的感情并不被傅老大的弟弟妹妹们看好,他们用城市人的观念去理解和看待大哥的感情,认为这是让大哥往火坑里跳的事情。就是这种感受,他们最终无情地将这两个深爱的人强制性地分开,他们忘记了幸福就是两个人内心的一种感受,它游离于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念。
而傅老大弟弟妹妹们认为的幸福,在傅老大那里根本就没有感觉,他们对幸福的感受根本不在一个感觉线上,难免一次次地好心干坏事,将原本幸福美满的一对拆开,成为了他们永远的悔恨。我觉得导演在影片临将结尾的时候,原来一只看不好傅老大的辛总监,发现了傅老大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产生了好感,在向傅老大表白这些的时候,范伟用一个故事来表述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是点睛之笔,范伟对辛总监讲道:咱我们那里,一个姓王的老人喜欢钓鱼,他经常和他一起钓鱼,他发现了一个问题,老王每钓到大鱼时,总会将大鱼放掉,而钓到小鱼时,他总是留下来。我问他:为何这样?他告诉我,家里面没有大锅,只能作小鱼,小锅作大鱼多难受呀。
我认为这部片子好就好在为我们当下这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讲出了一种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真正幸福是易于满足,我们所有的痛苦都原于我们对欲望的纵容,都原于我们的不切实际,在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横行的当今,傅老大的那种善良,那种小富即安的生活态度,或许是我们知道反思的一个很好的事例。这也是让我感动,让我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完的一个理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