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跟我说:建议你别再买书了,现在网络发达到你想象不到的程度,你所有想看的书都会在其中找到,空间无限之大,是你藏书量的亿倍。知道这些话不假,也是为了我好,但是我对网络上看书还是有自己的看法,第一,累眼费神;第二,需要有特定空间和地方。而拥有一册图书可以随身带在身边,可以根据你个人的心情去随意的翻看,你不会因为地方的限制而影响你的这种需求,你也不会再没有电力供应的大前提下,影响你的阅读兴致。当然你也可以将你自己最喜爱的段落用笔画出来,留为你以后再次欣赏时记号。
当然自己也知道现在的图书价格令人咂舌,买书已经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虽然我们的上级领导一再要求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但是出版社和印刷厂可不管这些,价格就是他们生存的基础,至于你读者有没有这样的能力,量体裁衣,就米下锅。也难怪现在书店里有那么多“蹭书族”,买不起,看得起,蹲在书店里一看一整天,两全其美。夏日里有凉爽的空调,冬日里有温暖的集中供热,这种冬暖夏凉的环境正是给了这个城市中喜欢读书,但卖不起书的人一个最佳环境。
要说我不想这样那才是假的,但是自己从工作以后养成的“坏毛病”一旦养成,就无法改变。见到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就如同见到一位婀娜多姿、美丽漂亮的姑娘,你会有一种想接近她的冲动,你知道她可能是你一生中最真诚、最难得的心上人,你会产生一种娶她必定会幸福一辈子的幻觉,你去想尽一切办法把他“娶回家”。现在想想自己的婚姻正是这种执著的结果,但姑娘自己如何感受自己不知道,或许是嫁错了人,感觉一旦把她取回了家,你对她的感情有所变化,时而将心爱的人束之高阁,时而将她遗忘,在你认真阅读她的那个时期,她同样是辛苦的,承载着你对她的不同理解,这种理解或许是一种错误,一句话你对她的爱太短暂,这是人性中最致命的弱点。
因为自己拥有了许许多多的书籍,所以自己不会像那些“蹭书族”一样地在那里翻阅,每每到那里的翻阅也是在发现这本书的价值,想挑选自己心上人一样的去发现能够打动心扉的地方,我会认真地将她们慢慢地打开,在他们的前言里,在他们的只言片语中,寻找与自己内心中的那种共鸣。我不喜欢让自己的感觉出一种烦躁,我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徘徊在其中,在哪里寻找着自己内心所爱,一旦自己感觉有一种疲惫,自己会主动放弃寻找,知道身体内部已经向你发出信号,你的定性已经告诉你到此为止。
这也许是上了年纪以后的感受,依稀记得自己年轻时候的精力充沛的劲头,在省城的书店里自己一代就是整整一个上午或下午,所有陪我出差的人最不喜欢的就是到书店里去,他们知道这种无时间概念的逛法,会让那些不喜欢图书的人耐心崩溃。自己也为此让领导狠狠地批过一次,也就是从那以后自己知道逛书店决计是一个人自己的兴趣,绝对不能强人所难。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逛书店也成为了独行者的一个最佳选择,没有人会为你超时而大动肝火,你是你自己的主人,只要你不耽误工作,书店就是你锻炼意志的场所。
现在逛书店已经目的性很强了,就像是逛超市一样,直奔主题,发现可以,便下手买回,不在那里有更多犹豫的时间,知道那是一种精力上的消耗和浪费。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实际,当然自己知道这种实际,在一些人的眼里是缺乏浪漫的表现,直奔主题,失去了浪漫的前奏曲,对于那些喜欢浪漫的人来说,这种态度是一种对情感的亵渎,也只有从那种繁文缛节的感觉中走过来的人,才知道这种简洁意味的是什么。
买书是一种嗜好,我绝不否认,问题是买书与看书之间能有一个合理的时间上的安排,那么你的这种嗜好便是一件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因为你能从阅读中感受作者讲给你的故事和道理,精神上得到一种升华和滋养。就像一位哲人说得那样:“一个人就是他心灵的表现,而书正是他心灵的主宰。当然,你会喜欢书本身,不过你很快就会知道,书不同于装饰品,………只有那些假装爱看书的人,才把漂亮的封面看的比书的内容更重要。”拥有书的目的在于从中找到自己最需要的精神寄托,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不同角度的景色会给你不同的感想,这也许就是读书带给你最美好的感受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