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对于我们这个小单位来说,用不平凡来形容不为过,从年初开始到年末前前后后走了几个人,办事处的人员结构正像一位领导形容的那样,越来越“精干”了,而我则是觉得是轻松了许多,在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单位,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会弥补人员不足的困难,人一旦忙得“找不到北”也就没心思去想别的事情了,是非都是闲出来的毛病。
第一个走的人,性格刚烈,又是一个文人,本来到这里工作就有“屈才”的嫌疑,还好她的感觉并不强烈,年轻人学得快也干得巧,很快便适应了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是,一个人一旦走入社会,就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有她喜欢的,同样也有他不喜欢的,用我个人的观点,与同事相处掌握最关键的尺度就是求大同,存小异。
看似这样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要做到这些却并非这样的容易,特别是女同志,心眼跟着感觉走,感觉敏锐绝对心眼也狭窄,最初还能保持一种克制,到后来就“忍无可忍”了,小摩擦逐渐升级标成了“不共戴天”,最后找到我这里,只能各打五十大板。
消停了几日,又是不和谐的声音,开会研究,调离岗位,让她们有相对距离上的分开,但是,这种分开似乎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都说冤家路窄,一点也不错,工作上的关系又不能不见面,更何况工作衔接上也要有相互配合的时候,由于“结仇”的原因,每一个人都没有那种大度的表现,最终造成恶语伤人的地步。
在领导的严厉喝斥下,每个人都表现出一种最冤屈的样子,倾泻的泪水似乎在证明着她们内心里最大的冤屈,最后一纸辞职报告放到了你的办公桌前。这是文人的最容易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自己也只好清算工资,让她回到属于他自己最“适合”的生活方式上,我知道她的性格已经辗转多个地方,也都因这种性格上的“倔强”,不停地辗转“战场”。
第二个调走的人是“幸运儿”,他被领导看好,成为领导身边的“得意门生”,其实,自己知道其中的因由,但是,我们必须学会一种姿态,希望所有自己的同时发展得更好,提携得更快,在欢送的“局子”上,自己语重心长期望他努力工作,不辱使命。他高高兴兴地去了,至于现在怎样不得而知,辛酸苦辣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到好每每见到他都是表现出一种很风光得意的样子。
虽然他小我几岁,但是从他的那种得意的表情来看,我倒是为他捏着一把汗,在机关里面做事,永远不要把“大树”当成自己自负的理由,机关里面的那湾水太深了,那是卧虎藏龙的地方,最显著特点是他们不作声,在机关里混事没点“打人”的东西(能力和水平)根本混不下去,要不然就是能力,要不然就是实力,一句话绝非等闲之辈。更何况他认为的“大树”不过是一方诸侯,也只在他的“防区”里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之外就是“真空地带”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夹着尾巴做人是一种最好的自我保护,更何况这位同事也曾经摔倒过,差一点就“自甘堕落”了。
第三个调走的人,自己更无语,一个有文化、有能力、有理想的年轻人,跟着自己干了十余年,知道他内心里想到的那些,并非这里就是最终的理想地方,他知道这里就像一潭死水,要想实现自己的内心想法,除去考公务员之外,别无选择。他的想法,我是十分的尊重,对于我来说,年轻人有想法是一件好事情,只要是对自己的事业有利,只要有前途,自己会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去年的考试中如愿以偿,看着他兴奋的样子,看着他离开时的那种神态,我知道自己又失去了一员大将,更失去了一个小弟。都说:带一个徒弟瞎一只眼,也许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号称是我徒弟的这位小弟子走了以后便销声匿迹了,感觉自己从前对他有过不妥似的,这倒也好,知道翅膀硬了,可以展翅高飞了,应该向他表示祝贺。
第四个要走的人,走的风光,可以说成是“功成名就”,在事业单位的竞聘中脱颖而出,争取到了一个副处级的职位,光荣地离开了我们单位,走上了领导岗位,实现了她梦寐以求的愿望。对于她我不想多说什么,毕竟她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的人,跟着自己的这些年里,始终发挥不出她的工作积极性,现在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未来展现在她面前的是走自己的路,用她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唯一要告诉她的是,现在自己的位置已经转换,现在是被“万众瞩目”,而不是仰视别人,现在是接受别人的监督,而不是拿别人说事,这种位置的转变,将会给自己留下最深刻地感受,也许这就是领导和群众最大的区别。祝福她事业有成,祝福她升得更高,走得更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