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之十五

(2009-06-08 05:05:38)
分类: 感悟生活
  这个城市的管理者也真不好当,一会儿动员全体市民开展每日读书活动,把启动仪式放在小城最大的书城里面,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到这里来是凑热闹,来看一下城市管理者的真实模样,来看看大腕们的风采,活动就像是过节越热闹就越有气氛。
  知道在那个时间里买书的人也不会少了,毕竟这也是展示自己喜欢读书和响应管理者号召的表现,用最时髦的话来总结:讲政治。其实最高兴得要算是书店的领导了,这无疑是帮助他们推销,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更多的人把那点工资都放在了养家糊口的首要上了,买书成为了一种奢侈。在这时候举办这样的读书节不是帮助促销又是什么?倒还好,毕竟这是提高市民素质的一件好事情,假借这个理由非常地合时宜。
  好像四月上旬的读书周活动刚刚过去不到十天,书城里面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市民读书活动好像也就无声无息了,再也听不到读书的号召声音,感觉是已经把读书的自觉性融入了百姓的心中。其实我们都明白读书不是一个倡议就兴的起来的事情,对看书的问题因人而异,有的人看书是一种提高,有的人看书看偏了就是一种戕害,更多的人感觉看书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多干点活,多挣钱比读书更紧迫、更重要。
  这不我们的管理者知道目前正逢春暖花开的季节,让百姓窝在家里面读书也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于是又开始开展周末爬山大行动,开放所有的山头,让全市居民开展登山活动,拉老百姓走到室外,目的一个强壮百姓的体魄,让百姓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再一个可以拉动百姓的消费,别的不说一人一瓶矿泉水,几万人参加就是几万瓶的消费,更何况还有相关的物品。想法与动议无可挑剔,亮出了政府亲民和爱民和拉动经济的姿态。
  问题是这些活动能否长期的开展下去,那些平时收费的山是否能够免费为百姓全天候开放,假如这只是一天的光景,达到健身的目的那就是一句空话,都知道只有坚持天天的锻炼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只安排一天爬山也顶多赚一个“吆喝”,叫“登山日”比较准确。感觉这又是一个形式主义的东西,哎,自己总是多想,与我何干?
  很多人约我去凑热闹,自己一口回绝,坚决不会跟着去,宁愿躺在家里什么事情也不干,也不随大流。让我想起了那年参加的登山节,漫山遍野的都是人,景观不是壮观,而是可怕,黑压压的人群让我想起了铺天盖地的蝗虫。让我想起了密密麻麻的蚂蚁大军。登山者丢下的废弃物,够那里的工作人员拣上一个星期,这哪是亲近大自然,分明是在破坏大自然。
  不是自己矫情,过去自己年轻什么事情都好一个热闹,只要单位派咱去,心里就像开了花一样,恨不得活动搞上它半年,这样自己可以不干活了。但是这也就是年轻人好玩的一种心理想法而已,活动搞完自己又回到单位,你的工作没有人替你去干,依然还是那样,回到了从前。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接受领导的栽培,逐渐的知道了这些活动的真实意义,不过是一种应付上级检查的不得已而为之。后来越发知道我们搞形式的东西太多了,开始对那些所谓的大型活动逐渐地失去了兴趣,有人说这就是衰老的表现,管它的那,自己就是老了,咋地,丰富内心世界的活动,感觉比置身那些形式主义的活动现场要好得多。
  当然在这里要讲明自己不是在反对搞这些活动,而是觉得搞一项活动,达到它的预期效果,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可能对于新闻来讲半天也就足以了,但是对于百姓的兴趣和体魄方面的问题,那决非是一日之功,要经过很长的时间的培养和坚持才能够达到效果。
  但是,以我来看,达到这种效果的人微乎其微。就像我们很多人都在写文章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写各类体裁的文章,但是成为范本,成为作家,成为大家的只有那么几个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一种兴趣使然,而不是自己内心真实的动力,也包括我在内,胡思乱想一阵,把感觉记录下来,也无需润色,直接贴出来即可,不就是一个想法的宣泄吗?
  不随大流,不凑热闹不代表着孤僻,心里敞亮着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