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379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之十四

(2009-06-07 06:50:56)
分类: 读书随感
  我这个人没救了,兜里不能有钱,一旦有了“闲钱”肯定留不住,总会在某一个假日里将这些感觉“压身子骨”的东西“扔出去”,换回一些东西,自己才觉得舒服,而换来的东西也正是家里面所有人坚决反对的物品,不用说大家都能猜出来,那就是自己喜爱的图书。
  有闲钱的时候自己感觉是大爷,在家里面不可一世,爱谁谁。不行咱出去吃,喝一碗馄饨,吃一个火烧的能力还是可以的,一旦去买了书或照相零部件,日子很快就觉得紧了,现在的书价格与我们的工资不成正比,照相零部件价格就更离奇。总之,一旦口袋底朝天,心里面就会有一种后悔的想法,为什么不把那剩下来的款项留住,结果到用的时候了捉襟见肘,陷入了窘迫之地,好像买书人很多都是这样,无可救药。
  这不从文化市场回来,自己又成为了无产阶级,但是心里还是很高兴,虽然自己暂时没有了经济保障,但是离发工资的日子不太远了,很快自己又可以有可支配的闲钱了,到了这个年龄,钱已经不是第一位的,可以躲在家里不花钱,反正已经把生活费一次性交齐,随后的日子就是享用,这就是有家的好处。
  有人告诉我一个最好的办法,既能省钱又可以看到最新的图书,对方没说完我就给堵了回去,靠,这些年来自己还不知道这点事情,不就是到书店里去蹭书看吗,这些小把戏早就成小儿科了,问题是现在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体力了,在那一站半天功夫现在早就废了。另外,咱这脸皮经不住服务员鄙视的目光,总要有点自尊心吧。更何况自己也站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买回来的这几本书从严格意义上讲可以不买,但是就因为兜里有了闲钱,想法就不一样了,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翻了若干遍,最后一横心还是买了回来。心里一直在想,实在不行看完了以后再卖出去,哪怕是卖给收旧书的也行。其实知道这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从来没有买回来的书送到收书人那里处理掉,感觉不好的书会毫不犹豫的放置一边,将它打入冷宫,指不定哪天需要捐书了,自己一下子抱过去,了了自己的心愿。
  《胡思乱想的日子》是王跃文的一本散文集,书的题目与我想象的感觉十分相像,自己也十分喜欢沉浸在胡思乱想之中,这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走远或走近自己说了算,既不影响别人也不伤害自己,陶醉在自我的感觉之中,在胡思乱想中找到好的题材,将这些想法记录下来,成为日后自己写作的素材。
  当然喜欢他的还有他的铮铮钢骨,一个从基层起来的干部,一步步走上更高的台阶,最后进入了省政府办公厅,按常理应当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人,这是在政府做事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在他身上却没有这种奴性,他用自己犀利的目光洞穿体制内的黑暗,他的浩然正气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也许大家比较熟悉他的作品是《国画》、《梅次故事》等等,作品中显露出作者对体制内的忧患意识。而这本散文集中也渗透着他对现实社会中的那些不良风气的担忧。
  至于英国性心理学理H·霾士家写的《禁忌的功能》则是他的一个论文集,我是在十几年前拥有了他的第一本中文译本书籍《性心理学》,买这本书的目的想进一步了解这位非常有影响的大师。
  《秦腔》是贾平凹的一部作品,出版后社会反响很大,自己曾经看过他的《废都》觉得他是一位文学将才,他对文化圈里面的世间万象作了细致地描绘,把那些自誉为是文化人的人,外衣全部的扒下,赤裸裸地展示给读者。这需要一个作家的勇气。也许就是通过这部作品对他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秦腔》其实早就出版过,好像是2005年第一次出版发行,而我买的这本书已经是2008年的第二版了,已经属于卖旧书的范畴了,要问为什么早买,一句话那时候自己真的缺钱,四十元一本书,现在看来不算太贵,但是细细算一笔账,就觉得这已经是一个不菲的价格了,四十元钱是我三天的生活费用了。设想一下三天不吃不喝下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自己能猜到,绝对绿了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