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之十六
(2009-06-09 05:36:55)分类: 感悟生活 |
近一时期受气候回暖的影响,室外体育活动有所增加,感觉自己的体力与内心的想法有了距离,想的是那样地好,四处走一走,看一看,找点灵感之类的东西来填充几乎已经是空洞的大脑,在大自然中领略造物主的伟大。
遗憾的是医生不让我做较强的室外运动,例如爬山活动,原因医生没有直接的讲出来,自己怎么去想也想不出来,自己猜测估计是太劳累对血压有不利的影响,医生建议可以用走步的方式当成体育锻炼,说实话自己还真的不愿意听医生的这种建议,现在马路上呈现给我们的是川流不息的车流,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已经造成了公害,在马路上散步无疑像是自杀,自己一万个不同意。
过去自己喜欢的踢毽子也被医生和家里人给否定了,我倒不感觉有什么,遗憾的是单位的毽子队已经面临解体的边缘,四名成员中一个发现了腰椎出现了问题,不敢抬腿,只好打住,另一个时常的头痛,再加上不想把自己的体力浪费在这项活动上,作为一个为人妻,为人母的人,更想将自己有限的体力奉献给家庭。剩下我们两个人,哪一个不敢跟我踢,害怕我万一有一个三长两短付不起责任,就这样毽子也踢不成了。
实在没有办法,自己组织了一个乒乓球队,每周利用公休时间组织活动,通过这项活动达到挥汗如雨的效果,起到燃烧身体脂肪的效能。虽然自己的球艺不高,但是为的是活动,球队成员也没有以球技为侧重点,权当是大家凑在一起热闹。
几个星期下来,发现自己的体力与身体的部件发生了不协调的症状,一场活动下来,没感觉体力上有什么特别劳累的感觉,但是,膝关节运动之后疼痛无比,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体重与关节承重的限度的问题,关节各部位已经开始老化,对剧烈活动时造成的“意外”承重,已经不堪负重了,疼痛就是一个信号。
哈哈,这只是自己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自己谈的问题不是没道理,但是,不是因此就可以放弃,通过继续锻炼可以逐渐地改变这种疼痛,这是我一直坚持下来得到的感受,通过继续的锻炼自己最初的那种疼痛有所好转,开始逐渐地适应这种运动的节奏。最初的担忧变得毫无意义。
在我们这支乒乓球队伍里,有一个我们的教练,论年龄他长我们不少,是一个企业的领导,早已经退休在家,他在场上的表现可以称得上生龙活虎,你无法想象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几乎他一上场就无人可以与他抗衡,几乎他自己不主动地让我们,霸主的地位几乎无可撼动。
从教练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人的意志力的潜能,与他相比我们应该从各方面都优于他,但是我们做不到始终如一,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身体也是张弛无度,自然感觉就不会好受。自己假借着工作的忙碌,以及事务性工作的繁忙,忽视了身体锻炼的必要性,也只有在闲暇的时候,或者是特殊场合,为了应付自己才跟着做一点,其结果就是一个难受的感觉,完全是自己懒惰造成的。
谈到人的意志力,让我想起了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我的一位朋友与我一样,年轻时喜欢长跑,而且他身材高大,感觉是一个长跑的苗子,由于他从农村上来,特别能吃苦,所以在长跑的项目他倾尽了自己的心血,他的这种锻炼我想当时还没有健身强骨的这种明确想法,而是与我的想法一样,以满足虚荣心,那时上至领导下到年轻人,都对体育好的人有着特别的关注。但是自己知道与这位同事相比自己不占任何优势,所以自己退出了长跑项目,他一个人便成为了单位里运动会上拿分数的希望。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如期召开,他报的五千米长跑也如期进行,场上看到他大步流星的奔跑,单位的领导和小护士们都兴奋不已,当他跑到最后一圈,以第二名冲线的时候,不知谁在那里喊了一声“还有一圈”,正准备停下来的他,又飞速的跑了起来。这一圈下来让裁判们纳了闷,还有这样体力好的运动员?
几乎累瘫了的他,倒在场外的草地上,同事告诉他:“你为何多跑一圈?”他说:“我听说还有一圈才继续跑的。”同事们听了以后都哈哈大笑起来。潜能就在于他似乎感觉到已经完成的刹那,那个“额外”的声音,让他继续地跑了下来,这就是潜能的发挥和释放。虽然,后来我听说,那位同事,事后恼羞成怒地非要找到多说话的那个人“理论理论”,扬言一定要让他吃点亏,但是最终也没有人承认说过这句话。
从这里我想到只要累不死就有潜力可挖,所以从现在开始继续锻炼,爱谁谁。
遗憾的是医生不让我做较强的室外运动,例如爬山活动,原因医生没有直接的讲出来,自己怎么去想也想不出来,自己猜测估计是太劳累对血压有不利的影响,医生建议可以用走步的方式当成体育锻炼,说实话自己还真的不愿意听医生的这种建议,现在马路上呈现给我们的是川流不息的车流,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已经造成了公害,在马路上散步无疑像是自杀,自己一万个不同意。
过去自己喜欢的踢毽子也被医生和家里人给否定了,我倒不感觉有什么,遗憾的是单位的毽子队已经面临解体的边缘,四名成员中一个发现了腰椎出现了问题,不敢抬腿,只好打住,另一个时常的头痛,再加上不想把自己的体力浪费在这项活动上,作为一个为人妻,为人母的人,更想将自己有限的体力奉献给家庭。剩下我们两个人,哪一个不敢跟我踢,害怕我万一有一个三长两短付不起责任,就这样毽子也踢不成了。
实在没有办法,自己组织了一个乒乓球队,每周利用公休时间组织活动,通过这项活动达到挥汗如雨的效果,起到燃烧身体脂肪的效能。虽然自己的球艺不高,但是为的是活动,球队成员也没有以球技为侧重点,权当是大家凑在一起热闹。
几个星期下来,发现自己的体力与身体的部件发生了不协调的症状,一场活动下来,没感觉体力上有什么特别劳累的感觉,但是,膝关节运动之后疼痛无比,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体重与关节承重的限度的问题,关节各部位已经开始老化,对剧烈活动时造成的“意外”承重,已经不堪负重了,疼痛就是一个信号。
哈哈,这只是自己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自己谈的问题不是没道理,但是,不是因此就可以放弃,通过继续锻炼可以逐渐地改变这种疼痛,这是我一直坚持下来得到的感受,通过继续的锻炼自己最初的那种疼痛有所好转,开始逐渐地适应这种运动的节奏。最初的担忧变得毫无意义。
在我们这支乒乓球队伍里,有一个我们的教练,论年龄他长我们不少,是一个企业的领导,早已经退休在家,他在场上的表现可以称得上生龙活虎,你无法想象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几乎他一上场就无人可以与他抗衡,几乎他自己不主动地让我们,霸主的地位几乎无可撼动。
从教练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人的意志力的潜能,与他相比我们应该从各方面都优于他,但是我们做不到始终如一,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身体也是张弛无度,自然感觉就不会好受。自己假借着工作的忙碌,以及事务性工作的繁忙,忽视了身体锻炼的必要性,也只有在闲暇的时候,或者是特殊场合,为了应付自己才跟着做一点,其结果就是一个难受的感觉,完全是自己懒惰造成的。
谈到人的意志力,让我想起了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我的一位朋友与我一样,年轻时喜欢长跑,而且他身材高大,感觉是一个长跑的苗子,由于他从农村上来,特别能吃苦,所以在长跑的项目他倾尽了自己的心血,他的这种锻炼我想当时还没有健身强骨的这种明确想法,而是与我的想法一样,以满足虚荣心,那时上至领导下到年轻人,都对体育好的人有着特别的关注。但是自己知道与这位同事相比自己不占任何优势,所以自己退出了长跑项目,他一个人便成为了单位里运动会上拿分数的希望。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如期召开,他报的五千米长跑也如期进行,场上看到他大步流星的奔跑,单位的领导和小护士们都兴奋不已,当他跑到最后一圈,以第二名冲线的时候,不知谁在那里喊了一声“还有一圈”,正准备停下来的他,又飞速的跑了起来。这一圈下来让裁判们纳了闷,还有这样体力好的运动员?
几乎累瘫了的他,倒在场外的草地上,同事告诉他:“你为何多跑一圈?”他说:“我听说还有一圈才继续跑的。”同事们听了以后都哈哈大笑起来。潜能就在于他似乎感觉到已经完成的刹那,那个“额外”的声音,让他继续地跑了下来,这就是潜能的发挥和释放。虽然,后来我听说,那位同事,事后恼羞成怒地非要找到多说话的那个人“理论理论”,扬言一定要让他吃点亏,但是最终也没有人承认说过这句话。
从这里我想到只要累不死就有潜力可挖,所以从现在开始继续锻炼,爱谁谁。
前一篇: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之十五
后一篇: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之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