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之十三

(2009-06-06 06:53:47)
分类: 杂谈闲侃
  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了一句口头禅“真没文化”,时不时在家里和在外面无意识中冒出这句话,到底是自己内心里想到的这些还是一句半开玩笑的话,自己也不知道这是真假了,反正感觉家里面掌柜的对我说的这句话耿耿于怀。
  没文化这句话的出口,也许是文人的一种自负,问题是自己不算是文人,肚子里那点“知识储存”也有限,更何况大家都知道学无止境,有没有文化没有一个指标去衡量,也无法界定这些。想来想去这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我们总能听到老师讲:“没有文化最可怕。”也许这句话在心中记忆深刻。
  记得从学校里出来,参加工作以后,我被分配到办公室里工作,说是干文书,其实在我看来就是当小差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就由我来办,特别是办公室和院长屋里面的卫生,全由我一个人承担。不是自己怕干活,而是自己当时想干点“有颜面”的事情,这样可以在同学面前显摆一下,让虚荣心得到满足。
  后来自己通过学习,知道了在办公室里不让我干“细活”的原因,一个是自己太年轻,没有工作经验,自然也就没有对这方面工作的感受,更写不出来与之相关的文章。再说那里的老职工个个都是笔杆子,谁也不服谁,自然写东西的事情不会落到我的头上。再有自己那时的钢笔字简直就没法看,自己都不好意思亮出来。而办公室里的老同志写稿子都用毛笔书写,小楷和行草那感觉是一个漂亮,相比而言自己真正成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人。
  为了尽快扭转这种不相适应的现实,自己报名到夜校学习,买来字帖临摹,总之要成为一个可以用的人,到了夜校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谈自己的理解,又发现自己的无知和没文化,原以为自己还可以的那点自尊心全都给打没了。
  从那时起自己还真的努力了一阵子,拿着鲜红的毕业证书,回到办公室给他们显摆,他们根本没有你内心里的那种感觉,自己想得与现实又出现了巨大的差距。文凭不代表水平,只代表你有这个可能性去做这件事情,而做这件事情又要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
  到这个时候你才发现,我们需要掌握的文化知识是无穷尽,不仅仅是来源于书本上的,还要来源于社会实践中的,他们互为作用,相辅相成。紧紧掌握其中的某一点那不过是你展示知识和文化的一丁点。我同意“冰山理论”的观点,真正有文化的人就像是一座冰山,展示给我们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大的都隐藏在更深的地方。
  现在社会发展太快了,练了几天临摹书法字,自己感觉尚好,可以帮助刻蜡板了,岂不知刻蜡板的时代即将过去,随着就是电脑的出现,自己又傻了眼。当时没有条件,看到单位漂亮的女孩子,在那里熟练地打着领导的讲话,从心里有一种羡慕的感觉。
  后来自己又离开了那里,到了所谓的机关,在那里你又有了新的感触,自己觉得适应了的办公环境,竟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部分,在这里要求你的东西更多,每天成堆的材料你必须去看,虽然知道这是一些味同嚼蜡的内容,但是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不得不停留在这些文件上面。开始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去了解适应。
  说真的,第一次接到领导指派写一个相关的报告,自己还真地犯了难,幸亏同事帮助我把相关的论点和论据找给我,并告诉我写这些材料的相同的一些技巧,不说官样文章一大抄,也不能脱离了这个大纲,绝对不能有自己的主见,观点要以上级指示精神为首要,坚决执行不走样,好一阵费劲完成了任务,但从领导那里拿回来修改稿,看到领导用红色铅笔划掉的和添加的内容,知道自己没文化的滋味了。
  就这样每变换一个角度,你都会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这种不适应不是别的,就是自己没有相对应的文化积淀的准备,感到陌生和心虚。同样也要有一个相当的时间来熟悉了解它们,之后再去驾驭。一个人只有在这样的不断变换,不断积累中逐渐地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我们通常讲的工作经验。
  这样看来,说“没文化”是一个很随便的,不负责任的一句话,也真的是没文化所造成的一种错误判断,口口声声说别人没文化的人,自己首先就没文化,这句话要打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