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之九
(2009-05-31 05:05:32)分类: 感悟生活 |
这些日子感觉不好受,估计医生给开的治疗方案,已经在自己的体内产生抗体,每天上午感觉眩晕得厉害,精力集中不起来,也不想干事情,想把精力转移到其他方向,例如看书等等,试探无果。只好自己在办公室里踱步,到底下科室里来回转一下。
这个病说来也怪,到了下午就感觉明显的症状减轻,估计是药物开始在肌体里产生了作用,大脑也开始运转起来,看书也好,处理问题也好,都没有一种负担,情绪可以说是好极了,这种状况一直可以维持到午夜时分。家里面掌柜的对我的这种感觉很是担忧,她说:“这可不是好的事情,血压本身早晨起来就高,假如你控制不住,那会引起很大的麻烦。”知道有真诚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感觉在吓唬我。
进了新的一年,工作单位里除去我以外,感觉出了好几个“病秧子”,一个比一个严重,自己的搭档最初是神经性头痛,花了不知有多少银子才有所控制。紧接着是另一个同事,妇科毛病手术,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恢复不好,不能正常上班,所有的文字工作又回到了自己的头上。看到她虚弱的样子,半开玩笑地说:“没到庙里烧株香?”她回答:“烧香能治好肠粘连,就不用医院了”。人家说得也对,有的放矢的去治疗比什么都强。
自从上了班,生活规律又回到了从前,所不一样的是每天都想着吃药的过程,而且是不能忘记,假如吃晚了,你很快就能感受到“头沉”的滋味。工作上的一些事情,也不像以前那样的好办,毕竟这项工作已经干了很长时间了,面临着发展中的新问题,不去解决影响发展。
都说讲科学发展观,靠,没见到哪个领导主动地去为你这项事业去想发展的如何,出现这么多的“不适应”只有自己知道,绞尽脑汁想办法,虽然有些办法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但是为了能够发展下去也只能这样。上面的领导只想着你的发展,没想到如何去帮助你做得更好,真是无为而治。
自己在想,真的要像自己的身体保持在一个相对舒服的感觉上,就不要继续上班,在家里静心呆着。但这是一个不现实的事情,自己的年龄到退休还有一段时间,自己的工作又不可能做出调整,干好干不好都是一个人的责任。领导算是看透了,反正你不敢撂桃子,既然是这样就让你自己看着办吧。
让人欣慰的是自己拥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团体,具体工作倒不用我费多大的心思,自己把关注点只放在业务的拓展上足以。原本自己还经常有一些新的想法,现在不敢再去想了,想法越多,自己也就越累,现在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允许自己再这样的去“玩命”,坚守好阵地是最大的要求。说这些并非不讲科学发展,真正的科学发展是在最大潜能的前提下量力而行,可持续发展。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我的同行姐姐,她与我几乎是一样的高血压病,记得前几年到她那里,她也时常表现出一种“无精打采”,问原因,知道是头感觉不舒服,血压升高的原因。自己当时还为她而担心,岂不知自己也紧随着她而“染上”这种病。但是,感觉大姐表现得比我坚强,一直陪伴着我们东跑西跑。
自己现在真的没有到处跑的心思了,觉得在自己的故乡,在自己的家中,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在这里自己可以随意地调整自己的休息状况,更主要的是有依靠,同事也好,家人也好,朋友也好,离着近自然就放心。
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家,最好的心理状态就是坐在属于自己的书桌前,看着自己拥有的图书。最美的事是自己想躺着就躺着,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也就是自己的家了。
我想起赛内卡说的那段话,我感觉非常精辟,正符合我现在的状况,他说道:“生活就如同一场戏——不在于表演持续多长时间,而在于它多么出色。你停在哪一点上无关紧要。你愿意在哪里,就停在哪里——只要确信,你使它有个完满的结束。”
这个病说来也怪,到了下午就感觉明显的症状减轻,估计是药物开始在肌体里产生了作用,大脑也开始运转起来,看书也好,处理问题也好,都没有一种负担,情绪可以说是好极了,这种状况一直可以维持到午夜时分。家里面掌柜的对我的这种感觉很是担忧,她说:“这可不是好的事情,血压本身早晨起来就高,假如你控制不住,那会引起很大的麻烦。”知道有真诚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感觉在吓唬我。
进了新的一年,工作单位里除去我以外,感觉出了好几个“病秧子”,一个比一个严重,自己的搭档最初是神经性头痛,花了不知有多少银子才有所控制。紧接着是另一个同事,妇科毛病手术,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恢复不好,不能正常上班,所有的文字工作又回到了自己的头上。看到她虚弱的样子,半开玩笑地说:“没到庙里烧株香?”她回答:“烧香能治好肠粘连,就不用医院了”。人家说得也对,有的放矢的去治疗比什么都强。
自从上了班,生活规律又回到了从前,所不一样的是每天都想着吃药的过程,而且是不能忘记,假如吃晚了,你很快就能感受到“头沉”的滋味。工作上的一些事情,也不像以前那样的好办,毕竟这项工作已经干了很长时间了,面临着发展中的新问题,不去解决影响发展。
都说讲科学发展观,靠,没见到哪个领导主动地去为你这项事业去想发展的如何,出现这么多的“不适应”只有自己知道,绞尽脑汁想办法,虽然有些办法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但是为了能够发展下去也只能这样。上面的领导只想着你的发展,没想到如何去帮助你做得更好,真是无为而治。
自己在想,真的要像自己的身体保持在一个相对舒服的感觉上,就不要继续上班,在家里静心呆着。但这是一个不现实的事情,自己的年龄到退休还有一段时间,自己的工作又不可能做出调整,干好干不好都是一个人的责任。领导算是看透了,反正你不敢撂桃子,既然是这样就让你自己看着办吧。
让人欣慰的是自己拥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团体,具体工作倒不用我费多大的心思,自己把关注点只放在业务的拓展上足以。原本自己还经常有一些新的想法,现在不敢再去想了,想法越多,自己也就越累,现在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允许自己再这样的去“玩命”,坚守好阵地是最大的要求。说这些并非不讲科学发展,真正的科学发展是在最大潜能的前提下量力而行,可持续发展。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我的同行姐姐,她与我几乎是一样的高血压病,记得前几年到她那里,她也时常表现出一种“无精打采”,问原因,知道是头感觉不舒服,血压升高的原因。自己当时还为她而担心,岂不知自己也紧随着她而“染上”这种病。但是,感觉大姐表现得比我坚强,一直陪伴着我们东跑西跑。
自己现在真的没有到处跑的心思了,觉得在自己的故乡,在自己的家中,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在这里自己可以随意地调整自己的休息状况,更主要的是有依靠,同事也好,家人也好,朋友也好,离着近自然就放心。
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家,最好的心理状态就是坐在属于自己的书桌前,看着自己拥有的图书。最美的事是自己想躺着就躺着,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也就是自己的家了。
我想起赛内卡说的那段话,我感觉非常精辟,正符合我现在的状况,他说道:“生活就如同一场戏——不在于表演持续多长时间,而在于它多么出色。你停在哪一点上无关紧要。你愿意在哪里,就停在哪里——只要确信,你使它有个完满的结束。”
前一篇:闲在家中乱翻书之五
后一篇: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