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言的形势要求
(2009-05-13 00:01:59)分类: 职场论道 |
都知道我最讨厌形式主义的那一套,上了年纪,功利主义的东西逐渐得在减少,把眼光放在实实在在的问题上,例如在家里如何过得更真实、更温馨作为自己幸福指数的参照物,而不是年轻时那样,喜欢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按老人的观点就是别去做那些“花里胡哨”的事情,好看不顶用。
在单位自己更是如此,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自己的领导与我的性格很相近,不愿意把没做的事情,自己事先去张扬能办得如何好。通过完成任务来证明你的能力,说得再好,不如干得好,这是自己坚信的信条。干好工作是一个员工的本分,当时在计划经济时期,“大锅饭”造成了单位里人的攀比,出现了一些偷奸耍滑的人,感觉是他们占了便宜,岂不知大形势一变,那些懒汉们都成为了减员的对象。
自己在单位里同样是希望员工,少说多做,用自己的能力说话,自己愿意给员工们更多的时间干点自己的事情,对于那些做表面文章的事情,自己从骨子里有一种反感。但是自己知道,干了这项工作,也就成为了性格分裂的人,既要使员工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工作,又要满足上级领导对你的期望和要求,上级的事情也不能忽视。
现实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忠孝不能两全的道理,可是在一些事情的布置上,领导便显得有一些“霸道”,无论你有没有能力和时间,有没有开展这项工作的实际意义,必须是无条件的服从,而且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没有任何可以协商的余地。
就像近来的事情那样,不知道从哪刮来了一阵风,这阵风像“寒流”的侵袭一般,迅速地蔓延到我们这里,自己与另一些人,坐在那里观看电视转播,之后要做出书面汇报,告诉他们我们不仅仅是认真地组织收看,而且大家都受到了教育,大家一致同意上级的意图,而且一定会贯彻执行。其实自己知道员工们在收看的同时,他们手中的工作并没有为此而耽误,他们知道除去收看节目作为政治任务以外,手里的业务工作是不会因为政治任务而减免,留在手里的全是业务工作。
自己知道这是一场另一形式的运动,因为我们经历过太多次的运动,大家对运动的感觉已经是“后怕”,但是作为一个执政党来说,这是他们感觉最有力的法器,也许中国百姓也愿意接受这种形式主义的运动,感觉这次的声势一点也不亚于前两年的那些“造势运动”,自己坐在那里一直在听着几乎是讲着相同话语的领导们的复述,我知道这样才能达到保持一致的效果,但是他们忘了这种重复同样也是一种浪费。
运动就像是大潮,不管你情愿不情愿都会被卷着走,特别你还是小的负责人,那你一定会在浪尖上,随着波浪的起伏而起伏,这就是讲政治的表现之一。不是说了吗形式主义不可取,但是必要的形势还是要有的,那就是他们说的“无规矩不成方圆”,你可以从中细细地琢磨这里的话外之音。
三年前的那场运动,大家皆大欢喜的收场,都说是有了新的提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结束那场运动不久,这个小城里的主要负责人东窗事发,从讲政治的第一人,变为了阶下囚,而从那时起曾经信誓旦旦反腐败的一些官人,晚节不保,在要求别人的同时忘了自己,也跟着栽了进去。这些事情的出现,让我们想起了刚刚过去的运动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真的就与以前有所不同了吗?其实没有人愿意承认,那是一个走过场的范例。
从会议上领回来的材料和书籍堆放在这里,知道要把这些听到和看到的东西立刻要转化成自己单位里的落实情况的材料,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他们就要不停地催要这些东西,你必须按照他们排定的时间来完成。复述上级的指示精神成为了必须要走的过程,因为大家都要保持与上级组织感觉上和认识上的绝对一致,你的水平再高,也高不过统一思想以后的共识,按照要求,做好准备,不折不扣地照抄、照搬过来,即便是拿来主义何妨?
按计划要求,今年上半年要在学习和领会中得到思想上的飞跃了,至于业务的增长,至于确保经济的不滑坡,那是另当别论的事情,不能混为一谈。用理论的解释来说:“思想上的提高,也是意味着带动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我始终找不到与之相关联的必然逻辑关系,这让我有些苦闷。
在单位自己更是如此,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自己的领导与我的性格很相近,不愿意把没做的事情,自己事先去张扬能办得如何好。通过完成任务来证明你的能力,说得再好,不如干得好,这是自己坚信的信条。干好工作是一个员工的本分,当时在计划经济时期,“大锅饭”造成了单位里人的攀比,出现了一些偷奸耍滑的人,感觉是他们占了便宜,岂不知大形势一变,那些懒汉们都成为了减员的对象。
自己在单位里同样是希望员工,少说多做,用自己的能力说话,自己愿意给员工们更多的时间干点自己的事情,对于那些做表面文章的事情,自己从骨子里有一种反感。但是自己知道,干了这项工作,也就成为了性格分裂的人,既要使员工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工作,又要满足上级领导对你的期望和要求,上级的事情也不能忽视。
现实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忠孝不能两全的道理,可是在一些事情的布置上,领导便显得有一些“霸道”,无论你有没有能力和时间,有没有开展这项工作的实际意义,必须是无条件的服从,而且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没有任何可以协商的余地。
就像近来的事情那样,不知道从哪刮来了一阵风,这阵风像“寒流”的侵袭一般,迅速地蔓延到我们这里,自己与另一些人,坐在那里观看电视转播,之后要做出书面汇报,告诉他们我们不仅仅是认真地组织收看,而且大家都受到了教育,大家一致同意上级的意图,而且一定会贯彻执行。其实自己知道员工们在收看的同时,他们手中的工作并没有为此而耽误,他们知道除去收看节目作为政治任务以外,手里的业务工作是不会因为政治任务而减免,留在手里的全是业务工作。
自己知道这是一场另一形式的运动,因为我们经历过太多次的运动,大家对运动的感觉已经是“后怕”,但是作为一个执政党来说,这是他们感觉最有力的法器,也许中国百姓也愿意接受这种形式主义的运动,感觉这次的声势一点也不亚于前两年的那些“造势运动”,自己坐在那里一直在听着几乎是讲着相同话语的领导们的复述,我知道这样才能达到保持一致的效果,但是他们忘了这种重复同样也是一种浪费。
运动就像是大潮,不管你情愿不情愿都会被卷着走,特别你还是小的负责人,那你一定会在浪尖上,随着波浪的起伏而起伏,这就是讲政治的表现之一。不是说了吗形式主义不可取,但是必要的形势还是要有的,那就是他们说的“无规矩不成方圆”,你可以从中细细地琢磨这里的话外之音。
三年前的那场运动,大家皆大欢喜的收场,都说是有了新的提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结束那场运动不久,这个小城里的主要负责人东窗事发,从讲政治的第一人,变为了阶下囚,而从那时起曾经信誓旦旦反腐败的一些官人,晚节不保,在要求别人的同时忘了自己,也跟着栽了进去。这些事情的出现,让我们想起了刚刚过去的运动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真的就与以前有所不同了吗?其实没有人愿意承认,那是一个走过场的范例。
从会议上领回来的材料和书籍堆放在这里,知道要把这些听到和看到的东西立刻要转化成自己单位里的落实情况的材料,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他们就要不停地催要这些东西,你必须按照他们排定的时间来完成。复述上级的指示精神成为了必须要走的过程,因为大家都要保持与上级组织感觉上和认识上的绝对一致,你的水平再高,也高不过统一思想以后的共识,按照要求,做好准备,不折不扣地照抄、照搬过来,即便是拿来主义何妨?
按计划要求,今年上半年要在学习和领会中得到思想上的飞跃了,至于业务的增长,至于确保经济的不滑坡,那是另当别论的事情,不能混为一谈。用理论的解释来说:“思想上的提高,也是意味着带动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我始终找不到与之相关联的必然逻辑关系,这让我有些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