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随感 |
看大师之作
——读高尔泰作品有感之十六(读《寻找家园》四)
《阿来与阿狮》是高而泰选在他的《寻找家园》作品集里感觉是最短的一篇,虽然短但是还是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在一个层面上写出了作者儿时的性格,这种性格也决定了自己未来所必须承受的各种经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格既命运。
阿来是作者幼年时养的一只羊的名字,在作者的笔下这只羊是他幼年时期的陪伴,好像这只羊也有了与作者的一种感应,这只羊自己在屋里自由的走动,当作者坐下时,还常常过去舔他的手,吃放在小桌子上的花生米和炒黄豆。而且每天高尔泰放学回家,都会陪着它到山上去吃青草,一种其乐融融的感觉。
但是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他们全家要迁回自己的家乡,这只羊无法一起带走,在城镇里无法放养这样的动物,只好牵给了村前头的一个孤老婆婆。作者在描写这段的时候,写得很生动,他写道:“老婆婆用豆饼喂它,它不吃,要跟我们走。我几次回头,它都一直望着我们,一动不动,绳子拉得很直很直。”写出了动物通人性的方面。文字非常见解,但表现出来的那种难舍难分的场面,十分感人,我想文字的功力就彰显在这里。
而阿狮则是高尔泰幼年养的一只狗,作者是这样描述的:“阿狮是山乡的土种狗,没受过训练,但极忠诚勇猛,六七年来已经成了我们家庭的一员。逢年过节,大人按照风俗习惯给我们分发节日的食物,像除夕的元宝肉,端午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之类,都会有它的一份。……进城以后,我插班上学,同城里的孩子们不合群,打架,旷课,留级,坏名四播,独往独来。只有阿狮,一直是我真诚的朋友。小学六年级时,我写了一篇作文,《我家的狗》,老师看了直摇头。但我自己喜欢,投寄到《中央日报》的《儿童周刊》,居然花边刊出。”
不要以为故事讲到这里也没有什么,作者的笔触一转,便写到了解放前夕,解放军驻进了他们家,一位战士无法忍受阿狮的狂叫,用刺刀给捅死了,伤心欲绝的作者像疯了一样的冲了上去,用腿踢,用头撞,感觉就是想与那位战士同归于尽。好歹被家人给拉开了,关在房子里不让出来。
第二天来了四位领导主动向他们家人承认错误,并征得高尔泰的原谅,当他知道高尔泰喜欢画画时,主动提出了星期天带他到部队里画画,少年时期的孩子经不起这些诱惑,“勉强”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星期天里他在部队的办公室里,画了一幅特别大的画,战士在他的画上面写上了“将革命进行到底”几个大字。
作者结尾处不无调侃的写道:“贴在街心里,都说画的好。我不快乐,心里怪怪的;不知道这是不是背叛了最好的朋友。”是啊,一种新的感觉,抹去了一些心中那最强烈的仇恨,这就是人类心灵的一种真实,所有的仇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无足轻重了。国共两党打了几十年,到现在感觉和好如初了。这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作者把解放军杀狗的情节写出来,不是没有用意的,这倒让我们想起了作者写到解放后的那些运动,在那些运动中遭到不公正破坏的人们,与这种杀戮有相像之初,也许这就是作者内心真实的用意,在他的内心里始终记恨这一群人,这群人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似乎都能感受到他的那种愤恨的情绪。
我们没有经历过像作者那样多的苦难,我们也无法理解作者内心仇恨的强度,但是我们从文字中能感受到在作者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炙热的熔岩,是爱还是仇恨也只有让读者自己去评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