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让专车合法上路还是将其逼上绝路

(2015-09-11 02:04:34)
分类: 时评

《经济参考报》9月10日消息,互联网约租车(俗称专车)监管意见最快将于本月公布。该意见将对参与网约车运营的平台公司、车辆、司机做出新的要求,对于加入网约车平台的私家车需将车辆变更为营运车辆属性,网约车运价要高于出租车定价50%。

 

虽未见意见全貌,但这个宣称“确认互联网专车合法身份,肯定其创新服务模式”的专车监管政策意欲何为,明眼人一看便知。专车想合法上路?想跟出租车抢生意?先从市场门槛上卡死你,让你各方面优势丧失殆尽。

 

为什么专车广受欢迎?一是服务周到,二是价格合理。笔者数日前去成都,上飞机前约了一辆专车接机,飞机晚点三个多小时,凌晨两点才抵达,专车司机没多收一分钱。明码标价的专车比出租车打表也贵不到哪里去,若是遇上个黑心出租车司机,拉着人生地不熟的我在成都市区绕上几圈,还不知要花多少冤枉钱呢。

 

要求专车运价比出租车定价高50%,首先就让专车没有了价格优势,变成高端人士的专享,平民百姓只好退避三舍。

 

而这还不是对专车最有杀伤力的武器,“需将车辆变更为营运车辆属性”才是致命的杀手锏。业内人士表示,超过90%的网约车由私家车组成,新政出台后,私家车若要参与网约车运营就要变更车辆性质,一旦变为营运车辆,报废年限就变成8年,这会让很多私家车打退堂鼓,将对专车平台产生巨大影响。

 

之前主管部门一直在强调,绝不允许私家车当专车用。笔者一直不是很明白,私家车主加入专车队伍,业余时间拉活赚点外快,为什么就一定要被封杀?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看,专车目前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专车平台对司机的驾龄、车辆性能审核不严,尤其是专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认定责任和赔偿义务尚存法律争议,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制度来规范,想必有关部门在出台专车监管意见时已有周全考虑。然而要求私家车从事专车服务后“8年报废”,对私家车主未免太苛刻。

 

可以理解,“8年报废”主要是考虑到专车的安全性能。但要看到,专车司机多为兼职,不可能像传统出租车一样多拉快跑。当然不排除部分私家车主专职跑专车,对这类车辆的报废期限当然应该从严。因此这就存在一个精细化管理的问题,而不是一刀切。其实对于专车报废期限,完全可以按行驶里程管理,若从事专车运营的私家车行驶里程达到了出租车报废时行驶里程的平均数,则必须强制报废,这应该是很容易计算出来的。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王军表示,没有私家车主会为了挣点小钱而接受车辆提前报废,这或将令专车行业重新洗牌。显而易见的是,若无大量私家车的加盟,专车这一新生产业势必大幅度萎缩,“8年报废”说是对专车的变相扼杀也不为过。

 

在“互联网+”时代,专车的出现可以说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也让传统出租车行业长久以来存在的种种痼疾显露无遗。有关部门本应在扶持专车发展的同时加快传统出租车行业改革步伐,力求在出租车行政许可、数量管控、份子钱等问题上革除积弊,现在放着出租车的问题不去解决,却将压力一股脑儿转嫁到专车头上,这是要将专车逼上绝路的节奏啊。

 

关于出租车和专车何去何从,包括市民、媒体和各路专家在内,舆论探讨已经很充分,有关部门为什么就不能听听民众的呼声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