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为“僵尸肉”打开了还魂之门

(2015-06-23 22:40:07)
分类: 时评

“70后”猪蹄、“80后”鸡翅……有的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宵夜摊、餐厅。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后居然摇身一变成为卖相极佳的“美味佳肴”。6月份,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涉及走私冻品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牛猪副产品等10万余吨。(新华网6月23日)

 

被各色食品安全事件锤炼得百毒不惧的中国人早就不是第一次吃到这种“僵尸肉”了。2013年5月,广西南宁警方就曾查获一个冷冻肉走私窝点,其中“资历”最老的鸡爪,包装日期显示封存于1967年……比好多年轻人的父母年龄还大。难怪有网友说,终于吃到奶奶年轻时养的鸡了。

 

新闻中说,这些来历不明的肉品通过批发市场,进入大排档、餐馆,甚至是正规超市,一些网络平台也成为其潜在销售渠道;而走私肉运输条件恶劣,不断解冻的过程中容易滋生各种细菌,甚至是开始腐烂又重新冷冻,其卫生安全和食品质量不堪想象。人们更加不能想象的是,这些令人作呕的“僵尸肉”是如何逃过层层监管的法眼,摆上国人的餐桌的?

 

无数惨痛事实一再表明,在食品安全领域,和无良商贩讲“道德血液”是不管用的,指望老百姓人人变成火眼金睛也不现实,保卫餐桌安全只能寄希望于相关部门有效的监管和打击。“僵尸肉”事件中,监管去哪儿了?新闻中只有语焉不详的一句话:“打击走私冻品需要靠海关、公安、工商、检验检疫等多个职能部门进行配合……目前十几个部门看似参与度很高,但常常是谁都参与、谁都不管”。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僵尸肉”走私团伙的运转效率之高。目前冻品走私已经从家族式单打独斗发展到“全国抱团”,走私团伙从承揽业务到运输、清关、货物交付形成了“一条龙服务”,来自全国各地的冻品走私人员建微信群、QQ群,有什么风吹草动互相通气。

 

监管好似散兵游勇,走私“僵尸肉”却是分工精细、合作严密的集团军作战,胜败已在不言中。“谁都参与、谁都不管”,再次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一个老问题,即“九龙治水”。因权责不清,多个相关部门有利益争着管、有问题踢皮球,“九龙治水”实际上往往是“龙多不治水”。

 

两年前的大部制改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应运而生,现在看起来也没能彻底解决问题。这里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是,制度上可以授权某个部门统领全局,但在实际操作中靠单个部门的力量根本无法杜绝食品安全事件,比如食药监局不可能拥有公安机关的刑侦权力,它顶多只能起到一种协调作用,到头来还是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显然,一套成熟的食品安全监管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即便有合作也是漏洞百出。

 

但将过错和责任全部推诿到制度上,也不是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客观态度。“九龙治水”固然弊端重重,但若每条“龙”都守住自己的阵地,“僵尸肉”也不至于长驱直入。从冻品走私链条看,它要端上国人餐桌,需要突破重重关卡,而这个链条上有海关、工商、质监、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分兵把守,只要有一个监管环节监管到位,“僵尸肉”就可能被成功拦截。而现实中,“僵尸肉”的“通关”每每如入无人之境,这只能说,几乎所有的监管环节都阵地失守了。这更多不是制度问题,而是责任心问题,而责任心问题只能靠责任追究来解决。

 

因为“僵尸肉”,媒体发明了一个新词,叫“肉龄”。以后去市场上买肉制品,大概要先一句:敢问肉龄几何?食品安全事件,年年上演新的桥段,一次比一次骇人听闻;而追问监管之失,却总是了无新意,无非一是制度有缺陷,二是制度执行不力。这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