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天津青年京剧团程派青衣、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刘桂娟,因为在微博上晒出一套价值12万元的“点翠头面”,将自己淹没于互联网汹涌澎湃的口水中,招致环保人士和无数网友的猛烈抨击。
人们由此得知,原来京剧演员的一副行头背后,是几十只甚至几百只翠鸟的鲜活生命。为确保“光泽流动”,做点翠头面要活体拔毛,这让我们想起活取熊胆。而这样的京剧行头,据说在国内很多剧团都有,是名角和主演的标配。
在动物保护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刘桂娟微博晒点翠头面,无异于“找抽”。刘桂娟辩称只想分享艺术美,可网友不依不饶:“一副点翠头面,八十翠鸟羽毛,这美也太血腥了。”
就连久不露面的《动物世界》赵忠祥老师也忍不住发表意见:“本来小范围那点事,非要拿出来显摆,显示敢逆保护生态的潮流吗呢?”
铺天盖地的挞伐声中,也夹杂着一种貌似理性的声音跳出来为刘桂娟背书——京剧是国粹,而点翠头面是京剧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承京剧就要传承点翠头面。
好像没了点翠头面,京剧就要死。刘桂娟本人更是对点翠头面表示誓死捍卫:“对艺术负责,宁可多花钱,多一倍的翠鸟,也要买最好的。”
京剧当然要传承,但是不是一定要绑着点翠头面一块儿传承,在今天的时代不难作出正确回答。从前翠鸟满天飞的时候,抓一些翠鸟拔了毛做头面还情有可原,现如今翠鸟已成濒危物种列入国家保护动物名录,再这么干就有点儿人神共愤。
现如今科学昌明,无论是材料还是工艺,做出舞台艺术效果可媲美点翠头面的替代品,很难吗?
刘桂娟挨骂,关键还不在于点翠头面好不好,美不美,而在于她非要把这个东西拿出来炫耀,还嘴硬。玛莎拉蒂也是好东西,可你没事儿就挂在网上显摆,就招人恨。这一点上,刘桂娟比郭美美强不到哪儿去。
令人纠结的是,刘桂娟还是个京剧名角,官方的说法叫“人民艺术家”,身份地位与郭美美不可同日而语。
看刘桂娟就点翠头面一事接受南都记者专访,觉得她很可怜。记者问她有没觉得用翠鸟羽毛做点翠头面很残忍,她回答“不知道”;记者问怎么看国家花钱给演员买点翠头面,她回答都是领导安排的,自己只管演戏;问多了就来一句:“我只是一个体制内的戏子。”
这话真真辱没了“戏子”的名声,估计体制也不爱听。
这样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爱点翠头面的人,居然还是政协委员,也是醉了。
刘桂娟还拿梅兰芳说事:“梅兰芳先生的点翠是颜色绝对相同的软翠,一头大概需要几百只翠鸟。”梅兰芳演戏是什么年代?梅兰芳是靠点翠头面成名的吗?人家靠的是举世公认的艺术成就和一身风骨。若梅兰芳先生活到今天,以他的为人,怕是羞于炫耀自己的一头点翠吧。
京剧传承最大的问题,就是严重脱离时代,脱离人民,死抱住一些陈腐观念不知变通。岂止观念僵化,连点翠头面都被认为是京剧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陈腐到如此迷恋一身行头,这简直就是盼着京剧快点死的节奏——有网友说:如果京剧只剩下个点翠头面,还是早点死了的好。
公共财政花血本给京剧演员配置点头翠面,效果可能还不如徐克电影《智取威虎山》对京剧的传承力度。真不知道若没了政府扶持,京剧靠自身还能存活多久,到最后恐怕也就只剩下一副点翠头面了吧。
只是可怜了那些被活拔羽毛的鸟,可惜了纳税人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