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车可以有,票价别一刀切
(2014-01-22 23:09:41)分类: 时评 |
“昆明公交车应减少并停止使用空调车,为城市节能环保作出一份贡献。”云南省政协委员董海京针对目前昆明市空调车运营一年多来市民反映强烈的现状,建议政府和公交公司停止新购空调车,并逐渐减少空调车,最终让春城昆明和全国其他城市不一样——公交车不必使用空调车,成为城市节能环保的一项新亮点。
董海京委员是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更多地从环保角度考虑问题。而昆明市民对空调车的争议,主要不在于空调车是否环保,而是坐空调车费钱。当然,董委员的建议符合相当一部分市民的意愿——如果没有了空调车,自然不就不必为多掏一元钱车费而烦恼了。
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考虑,空调车当然不如普通公交车,但人们对公共交通工具的需求,除环保之外,还有快捷、方便、舒适。昆明四季如春,相较于别的城市,公交车上有没有空调对舒适度影响不大,但近年来昆明也频频遭遇恶劣气候的影响,比如今年冬天就格外冷,以至于不少市民都在考虑要不要在家里装空调了。
如果票价一样,相信绝大多数市民都认可公交车上装空调比不装空调好。昆明气候再好,毕竟一年中总有那么几天不太像春天,就如刚刚过去的“大寒”,最低气温到了零下,在这样的天气乘坐没有空调的公交车,总归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因此,公交车上装不装空调对普通市民而言,纠结之处只是一个钱袋子的问题。
空调车票价要比普通公交车高出一元钱,此前公交集团的解释是,旨在为市民提供多元化服务,也是公共交通差异化发展的需要。言下之意是,部分市民对舒适度有需求,公交方面就应该尽力满足,不愿意多花这一元钱的,还可以选择乘坐普通公交车。看似有了更多选择,但实际上,这种选择权对低收入群体而言并非好事——因为有了空调车,部分线路上普通公交车数量大大减少,经常是等了好久都不见一辆“一元车”,只好硬着头皮坐空调车,无形中增加了出行成本。
常年乘坐公交车出行的多是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省钱是首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公交车必须坚持低票价的原因。公共交通的公益性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即便是提高了服务质量,也不能搞“优质优价”,因此“多元化服务”、“差异化发展”并不是空调车就可以比普通公交车票价高出一倍的充分理由。
昆明市的空调车不单是票价的问题,还有个浪费能源的问题,这就跟董海京委员主张的环保节能有关系了。按照相关规定,昆明空调公交车车内温度保持在22℃到26℃之间,运行中必须开启空调,一年四季皆是如此。昆明的夏天基本也就是这个气温,公交车上开空调既费油又不通风,实际上降低了舒适度。如果不是为了多收一块钱,为什么非要执行这样的规定呢?
为提高市民乘坐公交车的舒适度,增加空调车数量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种趋势,但涨价并不是一种必然趋势,至少一刀切的涨价不是趋势。看看别的地方怎么做:新疆各城市公交车在冬季均有暖气供应,但票价不变;杭州市空调车实施季节性降价方案,春秋两季是否开空调视气温而定,但票价下降1元,以财政补贴来解决公交公司因成本上涨而增加的支出。
昆明市民当然也有权利乘坐舒适度更高的公交车,因此笔者不反对昆明增加空调车数量,但前提是因之增加的运营成本不能全部转嫁到市民身上。就算不能做到开空调不开空调一个价,季节性降价总是可以吧?空调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当使用空调时它就是空调车,当不需要开空调时它就还原为普通公交车。天气好的时候关掉空调运行,即环保又为老百姓省钱,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