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拆违”是一条肮脏的利益链

(2013-10-18 20:38:34)
分类: 时评
近日,有网帖称,贵阳市观山湖区拆违行动,强迫当地学生穿上黑色特警服冒充特警参与强拆。观山湖区政法委调查称,12日参与拆违的人员,抽调的均为公务人员、周边区域安保公司的员工及拆违施工人员,没有学生参与。贵阳市委、市政府组成调查组初步查实,观山湖区于12日组织的拆违行动共有2671人参与,在2171名保安中有在职保安1334人、学生837人,学生均为当地大学生。(《新京报》10月18日)

新闻中说,类似有大规模学生参与其中的人数上千的拆违、拆迁行动,在当地已成常态。

“中国式拆迁”的一个特点是,拆房子的一方往往人数众多、声势浩大。贵阳市观山湖区本月12日的拆违行动,在约一个团“兵力”的拆迁大军中,除了有为数众多的特警、城管、保安和施工人员,竟然还出现了大量在校学生。

准确地说,学生参与拆违并不是被强迫,而是“被动员”。动员学生参与安保工作是否合理合法,不可一概而论。我们经常看见在一些大型运动会、晚会、会展现场,有学生作为志愿者帮助维持秩序,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带有公益性质的社会实践。但让学生参与拆违、拆迁行动,其性质与上述“志愿者行为”截然不同。在笔者来看,“学生拆违”至少涉嫌三宗罪。

首先,这是一种欺骗行为。学生们在到达拆除违建现场前,一般得到的通知是“明日有大型活动”或者“某某区开现场大会”,“需要安保”;直到抵达现场后,才发现是拆迁。网帖称学生穿的是特警服,其实也就是“疑似特警”的统一制服,但对普通百姓而言有混淆视听的作用。

其次,这是置学生的人身安危于不顾。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利益纠葛,无论拆迁行动是否合法,一些城市的拆迁现场每每上演“钉子户大战拆迁队”的戏码。让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学生保安”参与拆迁、拆违,一旦发生暴力冲突,学生人身安全堪忧。

再次,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参与拆迁容易造成价值观混乱。不是说折迁就一定是“恶”,但“中国式拆迁”往往以一种“恃强凌弱”的面目出现,至少从人数上看,被拆迁一方是寡不敌众。穿上统一的制服置身于数千人的拆迁大军中,看着房屋轰然倒下,其间或许还夹杂着老弱妇孺的哭泣,这些大学生会不会集体无意识地认同“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

从记者调查看,“学生拆违”在贵阳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运作方式:政府将相关工作承包给保安公司,保安公司通知一个被学生称之为“师兄”的人,“师兄”将招人信息告知自己熟悉的在校学生,由后者将“兼职”消息发在同学群里,负责招人。在这个层层转包的过程中,参与拆迁的学生作为利益链的末端,每人可得80元。显然,这是一条洋溢着铜臭气息的肮脏的利益链。

当地政府虽不是“学生拆违”的直接责任人,但在“学生拆违”已成公开秘密的语境下,难逃监管之责。尤其是,被网贴曝光后,观山湖区政法委习惯性地矢口否认,完全置政治伦理、自身职责于不顾。值得称道的是,贵阳市委、市政府没有回避问题,如实公开调查结果,并免去观山湖区委政法委书记、城管局局长等一干官员的职务。这相当于告诉官员们,政府部门发布信息不能说假话,欺上瞒下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一事件中,最令人寒心的是某些职业院校的老师,他们直接扮演“师兄”这一中间人的角色,组织学生参与拆违,靠盘剥学生的廉价劳动牟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是这样教育和保护自己的学生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