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县委土坯房教育不了豪华办公楼

(2013-08-27 22:36:58)
分类: 时评

6年前,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河南卢氏县委土坯房中办公,引发热议。6年后,记者重访卢氏县,又发现了许多“变”与“不变”。2008年夏天的一场暴风将县委大院里的高大桐树连根拔起,取而代之的是后来种下的灌木和花丛;办公室也明亮了许多,找不到裸露的土坯。6年过去了,县委大院依然是依然1957年建成的一排排平房,依然没有配备专职保安,县委常委的办公室依然是寝办合一,没有自来水。(《人民日报》8月27日)

 

6年间卢氏县委办公的土坯房虽然进行了简单修缮,看上去比从前干净和整洁了,但总体上变化不大。这则新闻给人们传递的主要信息是“不变”——56年过去了,卢氏县委依然土坯房里办公;而不变的土坯房,代变着不变的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

 

《半月谈》杂志日前狠批一些地方政府顶风违纪大建豪华楼堂馆所,其中说到安徽某县打着“商务中心”的旗号建豪华办公楼,由于担心被群众举报,当地政府搬进去后至今没敢挂牌。相比之下,河南卢氏县委几十年如一日蜗居土坯房,在政府办公楼竞比奢华的年代的确是个奇迹。

 

过于违背“常识”的事情,有时不免令人怀疑其真实性。有网友就说:办公条件艰苦,并不代表干部生活艰苦,现实中会装穷的贪官不是没有,在土坯房里办公的干部未必就是好干部。连卢氏县当地群众都说:“我们都住进了楼,如果还硬逼着干部在土坯房里睡觉,那就有些作秀了。”

 

有怀疑精神当然是好的,但怀疑过头也容易陷入诛心之论。“卧室无法引进自来水,只能打水洗脸。厕所离房间有近百米远,夏天还好办,冬天要么备有夜壶,要么披件军大衣往外冲……”这样的“作秀”一年两年容易,一“作”几十年,恐怕就不是“秀”了。

 

农民来反映问题,都找得着县委书记的门,火气大、脾气急的“推门就是一嗓子,时间长了,干部血压容易升高”……从这些形象的描述中,足见土坯房办公于密切干群关系有奇效。相比那些门禁森严的白宫式政府建筑,这样的门脸的确让百姓感到亲切。

 

因此,笔者并不认为卢氏县委土坯房属于某种“道德形象工程”,而是一种持之以恒的道德自觉。当地官员说:“土坯房里办公,冬暖夏凉,群众来办事,心里也平衡。所以我们既不高尚,也不窝囊。”相信这样的表述是真诚的。

 

然而辩证地看,“道德自觉”也正是令人担心之处。“土坯房办公”虽属稀有,但类似的情形也非止卢氏县委一家,比如河北大名县政府办公楼、武汉市委市政府办公楼都是出了名的老旧。这些为数不多的政府旧楼每每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显然是想通过对比实现某种教化功能,可诡异的是,豪华办公楼依然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丝毫不为“土坯房”所动,见贤思齐的少,反其道而行之的多。

 

《半月谈》杂志将大建楼堂馆所之风屡禁不止的原因归结于“错位的政绩观、权力观、金钱观”,这当然是对的,但改变这“三观”不能光靠正面的道德典型来教育,事实上也教育不了——从来只听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没听说“把权力关进道德的笼子里”。

 

官员有道德自觉当然好,可是没有道德自觉你拿他怎么办?在政府办公楼奢俭这个问题上,“扬善”代替不了“惩恶”,更代替不了公开透明的财政预算制度设计——这是我们在赞美“县委土坯房”的时候,更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