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能在“七夕节”给都市人制造一件“最浪漫的事”,昆明市翠湖公园打算在当晚放飞万只萤火虫。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在古人诗句中,七夕的浪漫,似乎天生就和小小的萤火虫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样的情景,也是许多人孩提时代的温馨记忆。只是曾几何时,城市里流光溢彩的霓虹灯取代了夏夜里的流萤,那一只只闪烁着微光的小生命,从此难觅踪影。
有一次在昆明街头等公交车,看见站牌上的一则谜语,谜面是:“萤火虫,亮晶晶。打一城市名。”彼时,心中五味杂陈。今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孩子们,恐怕只能在睡梦和童话书中与荧火虫这个美丽精灵邂逅了。
不得不承认,七夕夜万只萤火虫放飞翠湖,是个很浪漫的创意。成年人可藉此重温童年记忆,孩子们则可与梦中的萤火虫亲密接触,相信很多市民已经翘首以盼了。但我要说,这个看似浪漫的举动,实质上是一场“浪漫的屠杀”。
就在昨天,有多家媒体报道,近日青岛中山公园为了让人们能在城市里看到萤火飞舞的情景,特意从广西引进了一万只萤火虫。然而,这些可爱的小虫在青岛仅生活了3天就死去了一半。死亡原因大致三:长途运输的折腾、城市光污染以及游客密集的拍照。如今城市的环境大同小异,几乎可以肯定,七夕夜飞翔在翠湖上空的萤火虫将遭到同样的厄运。
翠湖公园方面称,七夕节放飞万只萤火虫是为了“表达保护翠湖、保护生态资源的愿望”。这种说法面目可疑。此前有报道称,“七夕节当晚,公园将放飞从西双版纳等地引进的一万只萤火虫,游客可提前报名预订”——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商业行为。打着环保的旗号屠杀自然界弱小的生命,这究竟是保护生态还是破坏生态?!
其实,无论此举是一个纯粹的文化活动,还是有商业利益裹挟其中,对萤火虫而言没有差别:它们将面临一场人类制造的劫难。有人说,萤火虫的生命原本就短暂,成虫一般也就可活一到两周,早死几天也不算太悲惨。此言何其可恶!萤火虫的两周,就相当于人生百年,在它们的时间概念里,两周就是漫长的一生。每一只萤火虫都有在这个世界上平安度过两周的权利,人为地让萤火虫提前死亡,相当于剥夺了它们自然死亡的权利。
城市里见不到萤火虫,夏夜里少了几许浪漫气息,的确很遗憾,但也不能为了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回到童年”,去屠杀成千上万条弱小的生命。还应认识到,萤火虫远离城市,正是因为城市自然生态日益恶化。城市居民无法看到流萤飞舞的场景,是我们必须为自身行为付出的代价,这个代价不能由萤火虫来承担。我们破坏了萤火虫的栖息地,对萤火虫是有亏欠的,现在反而要屠杀它们,这个道理从何说起?
青岛有位动植物专家说得好,“买萤火虫的钱不如用来改善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变好了,适合萤火虫生长的环境存在了,萤火虫自然归来。
与翠湖公园合作开展萤火虫放飞活动的企业相关人士称,已经注意到了网民的质疑声,将暂缓此次放飞活动,听取多方意见妥善处理。现在离七夕节还有20多天,改弦更张还得来及。真的不希望在七夕这个浪漫的节日,看到一场“浪漫的屠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