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近日,浙江温州下属的瑞安市、苍南县因河道污染,当地环保局长相继被网友邀请下河游泳,引发关注。此种形势下,19日,浙江省温州市环保局在当地报纸刊发整版广告,盘点2012年度的七大成就,称温州去年获得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称号,遭到网友质疑。(《京华时报》2月21日)
在公民纷纷悬赏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当口上,温州市环保局上演这么一出,显然是对舆论的一种回应。政府部门以自我表功来回应舆论质疑,这样的做法并不鲜见,但花钱在媒体上刊登盘点政绩的整版广告,如此强悍的回应方式还是让人跌碎了一地的眼镜片。
这则主题为“温州市环境保护局·盘点2012”的整版广告刊发在《温州晚报》2月19日第二版上,报眉左侧很清楚地标明“温州晚报·广告”,证明它的确是一则广告,但它的内容更像是“政府工作报告”。请恕笔者孤陋寡闻,在媒体工作了二十多年,还是头一回看见政府部门在报纸的广告版面上给自己做政绩宣传。
众所周知,除少量公益性广告外,媒体广告主要用于企业发布商业性宣传,政府部门的名号出现在广告版面多是“公告”,现在居然打出了整版的广告,让人恍惚间不知道温州市环保局究竟是一个政府机关还是一家财大气粗的企业。媒体报道政府工作也很常见,但从来都是在新闻版面上以客观报道的方式呈现,以广告的形式宣扬政绩显然是有悖新闻传播规律的荒唐之举——政府以公信立身,而广告这种东西大家都知道,真真假假的都有,谁敢保证说的一定都是真话?
从这则整版广告的内容上看,还真的很符合商业性广告的一般规律,因为它通篇都是在自我吹嘘,比如“公众对生态环保工作满意度提升4.6个百分点”,“获得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称号”、“督促推进了16条黑臭河道的治理”等等,可谓成就辉煌。如果把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视为一种“产品”,那么这个产品已经被这则广告吹得天花乱坠了,简直是光彩夺目、毫无瑕疵。
不知道温州市瑞安、苍南两地的民众看了这则“七大成就”的广告有何感受。事实从来都胜于雄辩,那些飘满垃圾和油污、常年散发恶臭的河道,以及居民患癌率居高不下的现实,对应的却是“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这样的光鲜成就,此情此景是何其荒诞!
此外无法绕开的一个疑问是,温州市环保局在媒体上做整版广告的钱从哪里来?有网友检索出《温州晚报》的一份2012年度广告价目单,其中标明第二版彩版广告价格为14万元。纳税人的钱可以随便拿来为政府部门做宣扬政绩的广告吗?豪掷万金自吹自擂,为何不把这些钱投入治污?
公民悬赏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当然是借此表达对环境污染状况的不满和愤怒,但并不是完全否定环保部门的工作成绩。同样道理,纵然广告中的“七大成就”是实,也无法掩盖当地环保部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言之,任何政府工作都无法做到“一俊遮百丑”。面对公民借“悬赏”指出的极为严峻的河道污染现实,温州市环保部门本应知耻而后勇,自我检省,痛下决心,尽快解决民众反映强烈的河道污染问题,可现在却是忙着摆功劳、讲成绩,不见有丝毫的愧疚和耻感,这绝不是回应舆论监督的应有姿态,恰恰相反,是十足拙劣的表现。
民众不可能生活在光鲜耀眼的政绩广告里,只会生活或干净或肮脏的河流边,因此环保部门的工作做得怎么样,民众才是最有资格的评判者。去年5月温州市委书记曾表示:“检验河道治污成效,不以部门报上来的数据为准,要以环保局长和公用集团董事长带头下河游泳作为河水治理好的标准。”现如今当地民众纷纷悬赏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说明当地民众认可这一标准,环保部门应以此作为治理河道污染的目标。如果有一天,温州市的环保局长们都敢跳下河畅游一番,那才是民众最期待的环保政绩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