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在绵绵细雨中,成都理工大学的新生迎来了开学典礼。来自全国各地的8477名新生身披校方准备的雨衣聚集操场,主席台上,55位各学院“一把手”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无一人撑伞。校长倪师军介绍,冒雨并非刻意,只是想给学生们展示任教老师不惧困难的决心,教导学生也应不惧艰险,勇于进取。(《成都晚报》9月11日)
见惯了“领导打伞,学生淋雨”,忽然间有了一件“学生穿雨衣,领导淋雨”的事儿,想不成为新闻都难。
面对此情此景,网上立马分为人数基本相当的两大阵营:一方鼓掌叫好,认为校领导淋雨向学生传递了一种难得的正能量;另一方则冷潮热讽,认为学校此举纯属作秀。
质疑学校在作秀,当然不是没有道理。学校能够在下雨的时候迅速给8477名新生每人分配一件雨衣,显然是有备而来;主席台上的各位领导本来都带伞了,可是不约而同地集体淋雨,显然是心有灵犀。因此,整个过程并非如倪师军校长所言,是“无心插柳”。只是这个秀做得比较有技术含量,而且老天也很配合——如果当天没下雨,或雨下得太大,“戏”就演不成了。
我也觉得学校是在作秀,但我认为这场秀作得好。开学典礼本来就是一场秀——学校往往借此向新生展示自身的光荣历史、学校老师的风貌,这其中肯定有表演的成分。“领导淋雨”,只是让秀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它告诉学生,领导并不高人一等。
“作秀”本身并不是贬义词。从积极的方面理解,作秀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承诺,而且这种承诺是有风险的——你今天让学生穿雨衣,自己淋雨,如果明天自己打伞让学生淋雨了,那就不叫人性化,叫虚伪。因此,如果说“领导淋雨”传递出某种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不是靠淋一场绵绵细雨就可以固化的,领导还需要不停地鞭策自己,几千双眼睛都盯着呢。
我们经常在报刊电视上看到西方政要冒雨演讲,台下黑压压的一片雨伞。这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作秀”,但西方民众并不反感,久而久之,公众人物在公开场合淋雨就成为一种常态。可见秀作得多了,也就不是秀了,秀也是可以变成习惯的。
在开学典礼上,倪师军校长说到激动处高呼“同学们强则学校强,同学们强则国强”,这让我很震撼。倪校长这句话回答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小到一个学校,大到一个国家,该以什么人为本?“领导淋雨”这个举动,实际上是为这句话作了一个注脚。
遗憾的是,成都理工大学的8000多名新生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读懂了学校领导的良苦用心。开学典礼结束后,一名新生激动地说:“看到校长和学校领导冒雨为我们举行开学典礼,我很感动。有这么一瞬间,我真想冲上去为校长撑伞。”善意地理解,这名新生很懂得尊师重教的道理,但这名新生同时也应该知道,校长有手有脚,如果他想撑伞,自己完全做得到,用不着你来代劳。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给领导打伞”的冲动。看来,某些官场陋习也不全是领导的错,群众也需要反思。因此我才说,成都理工大学的这场秀作得好,它告诉学生也告诉官员:领导的身体远没有那么娇贵,淋几场雨是淋不坏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