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体育总局总局高官说,伦敦奥运会,哪怕是我们的金牌少拿了一点,老百姓能把你骂死。老百姓齐声回答:我们不会骂!
昨天中国女子举重丢了一块金牌,老百姓齐声开骂。
不是我们丢不起这块金牌,而是丢不起这人。在丢掉的这块金牌背后,龌龊的东西太多了。
如果说举国体制还有一丝道德正义、一丝让人留恋的地方,那就是它可以让我们这些没有钱、没有时间去伦敦,甚至没有钱、没有时间去健身场馆的,面黄肌瘦的国民,坐在电视机前看升国旗,臆想着自己生活在一个身强体壮、繁荣昌盛的国度。
为了这一点点的虚荣心,我们长期忍受着体育部门花大把的税银培养体能远超国民素质的运动员。我们天真地以为,经过层层选拔,国内最顶尖水平的运动员将理所当然地出现在奥运赛场上,为我们带来荣耀。然而,这个并不光荣的的梦想,这个卑微的心愿,在伦敦奥运会女子53公斤级举重台上,碎成一地残片。
因为狂妄自大,所以认为谁去了都能拿冠军。因为48公斤级最具竞争实力的湖北籍选手被湖南指为“变性人”,所以该级别参赛名额花落湖南;因为48公斤级名额给了湖南,所以53公斤级必须给湖北,因此该级别夺金呼声最高的湖南籍选手无缘奥运;因为要“锻炼队伍”,所以湖北队内奥运选拔赛第一名只好退避三舍……
在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乾坤大挪移之后,名不见经传的湖北小将周俊站在了53公斤级举重台上。直到奥运开赛前十多天,这名年仅17岁的姑娘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地PK掉了无数名将。背负着为国争光的巨大压力,面对着一个自己完全不能举起的的重量,我想周俊抓住冰冷的杠铃的那一刻,她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深深的恐惧和绝望。
出乎意料的人选,毫无悬念的失败,以及事后的互相推诿,像极了我们常见的某些事故。为什么没有派最强者去伦敦?总局说既然名额给了湖北,自然要尊重湖北的意见;湖北局说总局希望锻炼队伍,我们听从总局的安排。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女子举重53公斤级最终夺冠者,哈萨克斯坦选手祖尔菲亚,是一个地道的中国湖南妹,原名赵常宁。5年前她被“养狼计划”相中送出国,隐姓埋名成为一名哈萨克斯坦人。不要以为这是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为了维持女子举重的竞技高水平以及这个中国的金牌大户项目不被奥运所淘汰,从小为了“吃上一口好饭”而练举重的赵常宁被迫背井离乡,作为举国体制的一颗棋子摆在了哈萨克斯坦国土上。出于某些摆不上台面的原因,赵常宁被官方打扮成一个早在清代就迁出国境的北方少数民族后人,以规避世人对她长着一身黄皮肤、会讲一口中国话的猜疑。
这就是中国体育,这就是举国体制。没有体育精神,只有利益瓜分。没有公平竞争,只有不择手段。没有真枪实弹,只有弄虚作假。没有更快、更高、更强,只有更黑、更假、更丑。
当95公斤杠铃从周俊手中滑落的那一刻,“为国争光”这块举国体制最后的遮羞布被撕开了,露出了无比丑陋的本来面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