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虚报灾情:怎一个“假”字了得

(2012-05-23 23:01:31)
标签:

湖南

桃江

洪灾

虚报

潜规则

利益链条

核实

查处

杂谈

分类: 时评

    湖南省桃江县今年5月12日遭受洪涝灾害,对于直接经济损失,县民政局的数字是1800万元,而县防汛办向媒体提供的灾情汇报材料却说是8900万元,被当地媒体发现暗含“水分”。“因为新闻单位要得急,所以这些数据都是在一夜中估算统计出来的。”面对质疑,当地官员作出了这样的回应。(大众网5月23日)
    1800万元和8900万元,相差近5倍,哪一个更可信?根据记者调查,桃江县民政局的灾情统计数字是这样得来的——村干部将灾情损失上报给乡镇民政干部,乡镇民政干部再汇总到县民政局,这个过程只有逐级上报而无逐级核实。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反复向记者强调,他们统计出来的数字“仅供参考”。换言之,县民政局提供的“1800万元”这个较低的数字已经有很大的“水分”了,因此可以断定“8900万元”基本上等同于信口开河。
    桃江县防汛办称“8900万元”是“一夜估算”出来的,之所以“一夜估算”,理由是新闻媒体催得急。姑且承认这个理由成立,初步的灾情统计靠“估算”也不是不可以,但“估算”总得以基本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捏造吧?新闻中有个细节是,有记者根据防汛办提供的灾情报告到“房屋倒塌严重”的桃江县鸬鹚渡镇实地采访,想拍一张房屋倒塌的照片,该镇一名工作人员一脸诧异:“我们这里没有倒房啊!到哪里去找?”
    所以,这绝非因“估算”而导致的数据失真,而是典型的虚报和夸大灾情,甚至是无中生有的谎报。为什么要虚报和夸大灾情?桃江县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防汛办夸大灾情或许不是无意中出错了,这是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上报灾情的潜规则。少数地方政府在趋利心态作怪下,往往会把无灾说成有灾,小灾说成大灾,为之后借灾套取国家补助资金打下基础。”
    一场自然灾害就这样变成了当地官场的敛财良机,正所谓“坏事变好事”。灾情上报的潜规则一般遵循这样的路径:从村到乡到县层层虚报,等上级赈灾款下来了,从县到乡到村层层截留,到最后真正用于救灾的钱还剩下多少,只有天知道。有了这笔靠“空手套白狼”得来的意外之财,基层政府的日子就好过了:一则可以花点小钱笼络百姓,二则来年公款吃喝的开销不愁,三则今年留下的烂账也可以抹平……
    虚报灾情的危害还在于,数据失真将严重影响到上级部门的救灾决策。在一个大的受灾范围内,上级能够提供的救灾资金总是有限的,虚报和夸大灾情将使受灾严重地区的百姓无法得到应有的救济。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等部委曾三令五申,绝不允许各地瞒报、虚报灾情,一经发现严惩不贷。然而多年来虚报灾情的现象屡禁不止,几成官场顽疾。遏制灾情数据造假的办法无非有二,一靠监督核实,二靠严肃查处。依照桃江县民政局的说法,因人手少,加之受灾后交通不便,核实各乡镇上报的受灾情况有难度。这明显是托辞——记者抬抬腿就能办到的事情,专司灾情统计的政府部门办不到?此中的奥妙也许在于,大家都是虚报灾情这个利益链条上的受益者,赈灾款下来了人人有好处,因而明知是谎言也不会有人主动去戳穿。
    虚报灾情堪称官场统计数据造假的一个重灾区。犹记得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曾痛心疾首地说“统计数据造假是最大腐败”,话说得很重,落到地上却是轻如鸿毛——时至今日,试问有几名官员因虚报灾情而丢了乌纱帽?虚报成功则财源滚滚,谎言被戳穿也安然无事,说假话的成本如此之低,虚报灾情不成潜规则才怪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