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8日,当上海地铁10号线因信号灯故障发生开反方向的事故后,担忧“追尾”的声音曾此起彼伏,对此,运营方坚称:“上海地铁不会追尾。”然而,两个月后,追尾事故真的发生了,同样是上海地铁10号线,同样是信号灯故障。经多方证实,为上海地铁10号线提供信号系统的,是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正是“7·23”温州动车事故信号系统供货商之一。(中国网9月28日)
虽然事故调查组初步认定事发原因为“设备失电致使运营信号中断,采取人工调度后有关人员未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但卡斯柯公司依然难辞其咎——接二连三发生的动车、地铁事故,不约而同地在同一个技术环节出问题、指向同一家公司,足以证明该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存在严重缺陷。这家胎生于铁道部的“中国信号业巨头”,是国内所有铁路CTC系统(调度集中系统)的供应商,而且近年来其触角伸向了上海、天津、广州等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
为什么这家公司可以轻而易举地承揽国内众多铁路、地铁项目的信号工程?它的市场垄断地位靠什么建立?为什么一再发生事故之后,它没有受到严厉的问责?两个月前上海地铁10号线因它而开错方向,上海地铁部门为何依然没有更换信号设备供应商?所有这些疑问,沉甸甸地压在人们心头。
当然,仅将矛头指向卡斯柯,指向信号灯技术问题,是远远不够的。确保地铁安全运营,显然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技术设备的万无一失,再领先的技术也有出故障的微小几率,这个时候人的因素至关重要。管理者是人,调度员是人,司机也是人,当信号灯失灵的时候,“人”都在干什么呢?所以,无论是温州动车追尾,还是上海地铁追尾,都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来深入查找原因。
两个月前上海地铁发生开错方向事故,彼时有关方面也表示要彻查原因,然而迄今为止上海地铁从未将事故详细原因公之于众。是什么造成了造成了管理者的侥幸心理?是因为彼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还是轻信了运营方信誓旦旦的“不会追尾”?总之,“开错方向”这一“前兆”并未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终致酿成更为严重的追尾事故。
上海地铁追尾事故,再次印证了著名的“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换句话说,这起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是必然,它迟早会发生,只是我们不知道,它会发生在2011年9月27日,并造成多人受伤。
墨菲定理诞生于20世纪中叶,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相信自己可以主宰世界的时代,人类不但飞上了天空,而且飞向太空……这一切似乎昭示着: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世界的面貌,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然而墨菲定理告诉我们,科技再发达也解决不了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上帝,哪怕技术上只存在百万分之一的出错概率,那么它一定会在某个时候出错,给人类制造意想不到的麻烦。
墨菲定理给安全管理带来的重要启示是,“认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是导致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的根本原因。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的发生,而事故是一种不经常发生和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比较小,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这恰恰是事故发生之源。
时速高达三四百公里的高铁,四通八达的城市轨道交通,这些技术上的进步给人们跨越地理空间带来了巨大便利。然而,技术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不断提速的交通运营系统同时也将人们置于巨大的危险之中——哪怕一个小小的差错,都有可能导致万劫不复的灭顶之灾。当此时刻,我们唯有寄希望于管理上的防微杜渐和未雨绸缪,哪怕发现一点点事故苗头或可疑迹象,都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对于业已发生的事故,必须彻查并公开事故原因,无论是人还是设备,该拿下的必须坚决拿下——比如疑似引发多起事故的卡斯柯公司的信号灯,不应该再让它继续闪亮在我们的铁轨上了。
上海地铁追尾事故再度敲响了警钟。如果这一次我们还庆幸于没有造成人员死亡,还视之为一个偶然发生的小概率事件,那么按照墨菲定律,下一次事故已经在黑暗中蓄势待发,而死神的脚步将离我们不再遥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