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元“安置费”背后有什么灰色交易

(2011-04-01 12:09:34)
标签:

西安

职业学校

找工作

安置费

法律

道德

经济

公平竞争

游戏规则

杂谈

分类: 时评

    快毕业了学校还要收1万元的“安置费”,西安对外贸易职业学校铁路乘务专业的学生对此气愤不已。校方称:“收一万块钱是为学生找工作疏通关系,这个还算便宜。”西安市物价局则明确表示,学校收取所谓“安置费”属于违规行为。(《西安晚报》3月31日)
    学生上学期间已经花了家里几万块钱,临毕业了还要交1万元的“安置费”,此为雪上加霜;学校本为教书育人的场所,现在却沦为就业市场的“黑中介”,此为道德沦丧……有一百个理由可以对“安置费”进行血泪控诉和愤怒声讨。但笔者以为,要说学校的做法荒唐透顶,却也未必尽然。
    几乎和所有为法律所不容的乱收费一样,学校称并未强迫收取“安置费”,此举属于愿打愿挨。这种说法学生听了当然很生气,不过真正向学校交安置费的并不是学生,而是学生家长,家长们掏钱的时候虽然很心痛,交完钱后估计很“心安”。学生们书生意气,不知“江湖险恶”,还是有网友说得好:“如果你爸不是李刚,花一万块钱在铁路上买个工作算是赚了。”
    如今就业不易,多少本科生都找不着好工作,一个没什么门路的中专毕业生花上万把块钱就能进铁路部门,这门“生意”是赚是赔,相信家长们心知肚明。所以这事儿就很纠结——法律上明显违规,道德上近乎恶劣,但算起经济账来,却有可能是“双赢”甚至“多赢”。
    在一个“父亲就业时代”,年轻人很难靠他的学识、能力掌控自己的前途命运,金钱、权力和人脉屡屡扮演就业市场中的“定海神针”。西安这所学校公开收取“安置费”,只是将尽人皆知的某种潜规则搞得很直露,挑战了人们的心理承受底线。因此,仅从法律和道德角度鞭挞当事学校是不够的,这件事的根子在于,我们的社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或者说桌面上的规则不如潜规则强大。
    “安置费”被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捅出来,学校只好退钱,新闻到此为止。但这事儿还没完,其一是,对于此种明目张胆的乱收费行为,不能学校退了钱就万事大吉,当地教育部门和物价部门应对此给个说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其二,也是最重要一点:万元“安置费”是一条再明显不过的反腐败线索,当地纪检监察机构应有所行动。学校也不是把钱都退给了学生,有20多名学生的“安置费”没有退还,因为学校为他们找到了工作,并且这些学生已经开始在铁路上班。看样子学校是很守“信用”的,办事效率也很高,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些钱最后流进了谁的腰包,是否存在权力寻租等灰色交易,很值得追问。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也不是靠制定几条规章外加道德上的呼吁就可以水到渠成的,对于违反游戏规则的人必须严惩,否则必有后来者。所以,发生在西安的这起“安置费”事件,当地有关部门理应让公众听到“下回分解”。
    此外,笔者很担心,那些向媒体反映学校收取“安置费”的学生,他们毕业后可以顺利找到饭碗吗?这些学了铁路乘务专业的孩子,他们还有希望进入铁路部门工作吗?但愿这些年轻人不会为自己一时的“冲动”和“幼稚”付出遗恨终身的代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