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由迁徙的道路上谁都不能裸奔

(2010-11-17 22:41:45)
标签:

成都

户籍改革

自由迁徙

权利平等

宅基地

风衣

鞋子

土地

帕累托改进

杂谈

分类: 时评

    成都市政府新闻办11月16日发布《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计划在2012年实现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并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很难想象,“自由迁徙”这项半个多世纪前写进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公民权利,时至今日仍然是国人为之艰难奋斗的梦想。成都户籍新政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这一梦想成为现实的曙光。
    尽管此前不少地方建立了统一的城乡户籍登记制度,但仅是从字面上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而现行户籍制度之弊,并不在于“农业”和“非农业”,而在于隐藏在户籍背后的种种权利不平等。若今后成都居民无论身居城市或乡村,均能无差别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且能实现城乡自由流动,则此举堪称迄今为止最为彻底的户籍改革方案,诚为大善。
    “农民进城不以牺牲承包地、宅基地等财产权为代价”被认为是此次成都户改的一大亮点,此项规定被当地官员形象地解读为,农民非但不会“光脚”进城,反而是穿着“风衣”进城。对比之前一些地方推行“农改非”过程中要求农民“以承包地换社保、以宅基地换房”,成都户改中的“农民进城”几乎不附带任何条件,体现出对农民原有权益的充分保障。
    然而就是这条规定,在网上引发了争议。相当一部分网友认为,农民进城当了市民,享受市民的所有福利待遇,还可以保留承包地和宅基地,等于享受了双重权利,这是一种新的分配不公。有网友说:“凭什么农民就可以永久免费使用宅基地,而我买房子的时候还要为开发商支付高地价?”
    如果把农民的土地权益比做鞋子,市民福利比做风衣,此前农民有鞋子没风衣,市民有风衣没鞋子;而现在农民二者兼有,而市民永远就一件风衣。若以此推断,的确有些不公平。
    对于这个问题,成都市委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相关官员给出了两点解释,其一是,“过去农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牺牲,城市化、工业化才有了快速的发展,我们欠农民的太多。”其二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跟城市居民手里持有的股票一样,同属个人的物权,是他们应该享有的。
    相信没有人会反对第一点。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城乡之间壁垒森严,农民与非农民所享受到的国民待遇有天壤之别,现在给农民穿上风衣,这是农民作为国家公民的权利回归,理所当然。但第二点值得商榷——农民的土地权益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天赋”,而股票一来并非市民专有,二来并非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然物权,二者岂可等同?
    其实,对成都户改新政持怀疑态度的网友并不是反对给农民穿上风衣,而是惶恐于自己从来都是“光脚”,因此当穿着鞋子的农民又披上风衣时,就产生了一种相对剥夺感。这种心态并非不可理喻——在最坏的情况下,农民也不至于无立锥之地,但城市居民却有可能沦落到居无片瓦。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土地属于全民所有,理论上人人都该有鞋子穿,但现实中农民有鞋子而市民光脚——说光脚可能有些过了,但想穿鞋子必须忍受高房价的盘剥。换句话说,市民本该享有的土地权益在高房价时代被变相剥夺了。
    总体而言,成都户改新政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它在没有损害任何人利益的前提下,提升了农民的福利。其中体现出来的“城乡平权”理念,应是户籍改革的大方向。但从部分网友带有情绪化的怨言中可以窥见,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公平正义依然任重道远。毕竟,在公民自由迁徙的道路上,人人都需要风衣和鞋子,谁都不能裸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