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哥讲的不是套话,是通稿

(2010-06-30 01:02:39)
标签:

江西

防总办

央视

官腔

人肉搜索

通稿

政府信息公开

杂谈

分类: 时评

    江西防总办副主任平其俊在接受央视采访介绍汛情时,没有直接回答有关“下游群众的安危”的提问,而是大篇幅提及各级领导的重要指示,被很多网友认为其“官腔浓厚”。近日都在江西采访抗洪的央视主播李小萌在微博中说:“平主任被人肉了,有人举牌要其走人、接匿名电话、精神恍惚、不敢回家、妻子哭泣、孩子不能上学。”(新华网6月29日)
    官员说空话套话的确很讨厌,特别是在洪水滔天、万民倒悬之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一味打官腔,尤其给人一种对民生疾苦漠不关心的印象,因此网民的愤怒可以理解。不过,人肉搜索到“妻子哭泣、孩子不能上学”的程度还是有点过了。官员作为公权力代言人其隐私范围小于普通公民,但并不意味着官员就完全没有隐私,人肉搜索不能无节制地进入官员的私人生活空间。换言之,并非所有针对官员的人肉搜索都是正义的。
    本文重点不是要评判人肉搜索的是是非非,而是想探讨平其俊先生“官腔浓厚”究竟有多大的错。李小萌在微博的最后写道:“我只问自己,我是平主任的话,不那样回答的可能性有多大?”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这样的扪心自问。
    如果我是平其俊主任,在那个特定的时间和场合,打官腔的可能性未必比平先生小,而且我不会认为自己麻木不仁,对受灾群众的安危孰视无睹。为什么?因为从新闻中看,平先生当时回答媒体提问时的口述内容,包括“各级领导的重要指示”,都是根据一份官方事先拟好的通稿,不能与一些官员在台上讲话时脱口而出的空话套话同日而语。如果硬要说平先生在讲空话套话,只能说通稿等于空话套话。
    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在面对媒体时总是如临大敌,尤其在面对央视这样的中央级媒体时,话是不是能随便说的,必须先要统一口径,哪些话可以说,哪些消息不能透露或暂时不便透露,事先都是有规划的,而且是要经过领导审批的,于是便有了“通稿”这种东西,无论哪个官员对媒体发言,一般而言都必须以通稿为基准,透露的信息不能超出通稿的范围。平先生比较倒霉,他拿到的这份通稿大篇幅都是“各级领导的重要指示”,而恰恰没有记者想要知道的“下游群众的安危”,于是照本宣科的平先生就被贴了上“官腔浓厚”的标签。
    平先生的一位同事说:“他讲的这些材料不能代表他个人,任何一个人在当时都只能那样介绍情况。”网民们则说:“只能说平主任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的场景说了一通再正常不过的话。”所以,与其说是人肉搜索害了平先生,不如说是内容空洞、套话连篇、官腔十足的通稿害了他。现实生活中连媒体有时候对官方提供的新闻通稿都不能越雷池一步,我们又怎么能苛求作为官员的平先生呢?
    看来,官场空话套话盛行还真不完全是官员个人的问题,有必要从制度上进行反思。此事的另一层启示是,政府信息公开远不是拟一份通稿、设一个新闻发言人那么简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