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体性癔病正在成为一个万能筐

(2010-05-03 20:06:32)
标签:

甘肃陇西

小学生

癔病

精神障碍

巫蛊

斯实马

公共卫生事件

息事宁人

杂谈

分类: 时评

    中新网昨日报道说,4月23日,甘肃陇西县首阳镇西三十里铺小学68名小学生集体出现头晕、四肢无力、腹痛、视力不清等症状,迄今已有10天。5月2日,首阳镇卫生院和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出具诊断结果,均为“群体性癔病症”,但至于由什么引起,还有待相关部门的调查。
    “群体性癔病”在医学上的说法比较玄,简而言之,它是一种因为受到某种心理暗示而引发的心理或精神障碍,比如说在学校、教堂、寺院等公共场所,一些人目睹一个人发病,也跟着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并出现相同症状。总之,这种病很神奇,一个人很可能莫名其妙就被什么东西“魇”住了。
    但无论如何,癔病与巫蛊之术还是有区别的,其发病原理可以找到若干科学上的依据,最起码我们知道它源于心理或精神障碍,而不是身体的某个部位因为受到外物侵扰发生了物理性病变。
    新闻中说,在甘肃省儿童医院治疗的10岁学生陈龙回忆,23日早8点,正在校园做早操的他们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像“农药”一样的气味,回到教室后视力开始模糊,后来就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并伴有头晕、肚子疼症状,四肢无力、面色苍白、身体柔软得像喝醉酒一样——如果这个孩子说的是真话,凭常理我们知道这是明显的中毒症状。
    如果要将68个孩子集体出现这种症状诊断为“群体性癔病”,那么只能解释为:原来这六七十名孩子在同一时间都集体幻想自己被莫名其妙的毒气熏倒,然后都莫名其妙地头晕、肚子疼,四肢无力——这也太奇妙了,虽然诊断结果出自专业卫生机构之手,但还是过于挑战公众的想象力了。
    近年来“群体性癔病”一词在新闻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常见于一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报道,而且越来越有“欺实马”的味道。一年前,也是4月23日,吉林化纤厂发生千余名工人集体中毒事件,卫生部派出的专家在第一时间宣称这是“罕见的群体性癔病”,后来被证实罪魁祸首是与化纤厂仅一路之隔的康乃尔化工公司发生了有害气体泄漏,并非之前卫生部专家所说的“心因性疾病”。
    还有一个例证是,去年8月兰州有60名中学生在军训时突发“群体性癔病”,出现头痛、腹痛、四肢无力等症状被送进医院,当时医生的诊断结果是这些学生精神高度紧张,并且一传十、十传百,纷纷倒下。依我所见,所谓“癔病”原因很简单,无非是训练强度过大,超出了这些学生的体能。这方面我有经验——大学毕业后我投笔从戎,在新兵连训练时,向来四体不勤的我经受不住烈日的暴晒,在队列中晕倒,后来连队食堂给我开了十多天的小灶,精气神才逐渐恢复。若依照某些专家的观点,我当时肯定是得了癔病,开这些小灶完全没必要,请几个巫婆神汉登坛作法,立马药到病除。
    “群体性癔病”的好处至少有三:一是不必追根问底,“心理暗示”这种东西太玄妙,医学专家都很难解释得清,一般老百姓就更没必要知道因果了;二是不必问责,“病因”在于患者自身,与他人无干;三是不必赔偿,自己得了病当然得自己花钱治。所以我很担心,“群体性癔病”会不会成为一个万能筐,一切“不明真相”的公共卫生事件都可以放置其中化为无形,从而尽快达到某些方面希望看到的息事宁人的效果。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我们的社会得了“癔病”,而且这种“癔病”的传染性绝不亚于任何一种真正的癔病,它将成为下一起类似事件的通关绝技。这实在太可怕了。
  68名小学生得“癔病”十日未愈,精神控制力再强大的“魔障”也不至于把孩子们“魇”住这么长时间。孩子们闻到的“农药味儿”从何而来?那座离学校最近的化工厂真的与此事一点干系都没有吗?希望这一切不会湮没在“群体性癔病”这个无所不能的说辞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