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短命”,只有“更短命”。继日前媒体披露福州惊现“史上最短命小学”之后,昨日《武汉晚报》又报道了“史上最短命小区”——还是福州,还是闽江北岸,还是那个CBD惹的祸——与“史上最短命小学”祥坂小学一同被列入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规划范围的,还有多个建成开盘不足10年的商品房住宅小区,其中包括2004年开盘的鸿祥苑,业主们入住不到4年就将面临被拆迁。
笔者曾在福州生活多年,对这座城市相当熟稔。福州之灵秀全在于闽江,一湾碧水犹如母亲怀抱婴儿般从福州主城东面和北面绕城而过,所谓“造化钟神秀”即此之谓也。若能在闽江之畔得一蜗居,观三山两塔,听渔舟唱晚,实乃人生幸事。
入住不到4年、拥有完全产权以及70年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并非质量问题说拆就拆,的确闻所未闻。鸿祥苑小区居民“100%反对拆迁”自在情理之中——这样的房子因政府想搞商业开发就要被拆掉,试问中国还有谁的房子是安全的?那本封面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代表“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产权证还顶什么用?
“史上最短命小学”的消息见诸媒体后,有评论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当地政府规划失误,缺乏长远的眼光。这话有一定道理,不过就“史上最短命小区”而言,笔者却有另外的看法——当地政府很精明,真正“鼠目寸光”的,是在闽江边买房的老百姓。试想,这么好的地段,你看得见政府就看不见吗?你就不担心政府有一天会“横刀夺爱”吗?
对于那些即将被拆迁的业主而言,在闽江边买房绝对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策失误。如果他们听到福州市台江区某官员的这番话,一定肠子都悔青了——“我们在福州市找来找去,沿江这个地方是最好的一个中央商务区……这个地方会变得非常美丽,福州的品牌,世界之最的一角。”
这个规划中的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将建造一座“福州103大楼”,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标性建筑与举世闻名的“台北101大楼”比肩而立,交相辉映。在如此宏大主旨面前,拆几栋民房又算得了什么?哪怕是刚建好没几年的商品房。
坊间对“史上最短命小学”、“史上最短命小区”已有诸多口诛笔伐,譬如拍脑袋决策、规划短视、浪费纳税人钱财、剥夺公民合法权利、GDP至上……凡此种种,归结起来只有一个病因:权力失控。某些城市执政者登高远眺,俯瞰之下的万家灯火有如顽童眼中的积木,为了一个“宏伟蓝图”就可将其随意拆除挪动,殊不知他眼中的片砖片瓦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都代表着不容亵渎的公民权利。
但愿新的拆迁条例可以遏制这种有如脱缰野马般的权力,尤其是对“公共利益”的界定,绝不能任由掌管公权力者说了算。笔者一直弄不明白,CBD这种东西究竟与公共利益有多大干系,怎么一遇到它公民的住宅就得无条件退避三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