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态文明不是简单的经济指标量化

(2009-08-18 01:00:3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中国经济周刊》近日披露了一个“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这个排名是一个名叫“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新闻报道称,该课题组是“代表国家社科研究最高水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这个排名将中国除西藏、台湾及两个特别行政区之外的其他所有省市区按“生态文明水平”的高低进行排序,北京居首位,上海、广东、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省市紧随其后,青海、新疆、贵州等西部省区排名明显靠后,山西忝陪末座。其中云南排名倒数第六。
  除山西排名倒数第一之外,这个“生态文明大排名”显然大大出乎公众意料。众所周知,从大范围看,中国西部的生态环境要好于东部,而这份榜单的排名却明显呈现出“东高西低”,与公众的感受大相径庭。一位云南网友留言说:“云南有青山碧水,北京有酸雨沙尘暴,这个榜单应该倒着看。”就连北京网友也不好意思:“北京这个人比树多、楼比草多、车比蚂蚁多的地方居然排名生态文明榜首,简单是个讽刺。”
  对于这个排名,我的第一感觉是很困惑。3年前我从北京投奔云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冲着这儿的生态环境好,如果这个排名是合理的,则说明我当初的选择是“弃明投暗”了。但我的感受确凿无误地告诉我,就生态环境而言,北京和云南相比差远了。
  细读新闻方知,这个所谓“生态文明大排名”的依据是一个叫“EEI”的东西。何谓“EEI”?专家们的解释是“产生单位生态足迹所对应的生产总值”,换个通俗的说法,大致可以理解为同等的资源和环境消耗下所产生的GDP,比如同样消耗了一吨煤,一立方水,一亩地,如果你创造的财富比别人多,那么就证明你的生态文明水平比别人高。
  用这种方法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水平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它能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损耗之间的关系,合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体系。但这种计算方法的弊端是夸大了GDP的作用,很容易得出GDP越多生态文明水平就越高的结论,于是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生态文明排名靠前就不足为奇了。我总觉得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其内涵相当丰富,将生态文明量化为某一个经济指标,似乎有失偏颇。
  此外,这个排名不符合“生态伦理”,因为它人为割裂了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一位山西网友对山西排名倒数第一不持异议,但他感觉挺冤:“山西的煤、电都支援了北京,结果北京的生态文明上去了,山西的生态恶化了。”我理解这位网友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的GDP虽然没有损耗多少本地的环境和资源,却是以消耗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生态为代价取得的,它们将“生态足迹”留在了别的地方,从而获得了本地区“生态文明水平”的提升。如果将这些“巧取豪夺”的生态成本一并计入,某些省市的“生态文明排名”未必就有那么高。
  因此,这个所谓“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的评价体系并不是科学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充其量只是一个“EEI排名”,并不能客观体现地区间生态文明水平的差别。云南排名靠后,云南人民也不必太在意。但与此同时,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我相信专家们苦心孤诣搞出来的研究结果是有参考价值的,我省“EEI排名”靠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省单位GDP的能耗还比较高,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损害还比较严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环境、资源利用效率偏低,这对于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个严峻的考验。如果不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再好,也经不起GDP的“穷折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