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该怎么救
(2008-10-27 01:05: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央行等部门上周宣布,从11月1日起下调住房交易契税、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等3项税率,并降低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贷款利率下限及首付比例。
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说的一句话绝对可以进入本年度最“雷”的新闻语录——房价大跌最终受害的还是百姓!王书记认为,“一旦杭州楼市大落、房价大跌,土地市场必将进入不景气周期,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会大幅减少,相应地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民生保障资金也会大幅减少,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简而言之就是,房价跌了,政府就没钱;政府没钱,老百姓就要跟着受罪。这话看似逻辑严谨,实则不值一驳——把成本30万元的房子卖到100万元,政府是有钱了,老百姓就成了负担沉重的房奴,生活质量必将大受影响。再者说,房价高的城市民生保障未必就一定搞得好,以广东为例,深圳的房价比珠海高得多,珠海都实行12年制义务教育了,在深圳一所高中的择校费高达30000元。
郑州市政府更是出手惊人,都等不及民众购房了,计划动用财政资金购买市场上的空置房,作为拆迁安置房、限价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房源。政府当然应该承担起保障低收入人群居住需求的责任,但这一责应该主要通过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方式来实现,而不是直接出资到市场上去购买商品房,因为这样一来就扰乱了决定市场价格的供求关系,势必导致房价上涨。这下子郑州的开发商们一定是喜上眉梢了,盖多少房子都由政府包销,楼市自然无比坚挺,面对如此有供必求的市场,什么样的房子都能卖个好价钱。
楼市该不该救其实是一个伪问题,中国的房价不过是在经历一次正常的市场调整,房价虚高的泡沫远未被全部挤出。我理解国家有关部门出台若干减免住房交易税费以及支持居民购房的税收金融政策,部分原因在于应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外需减少了,刺激内需就变得很重要。这样的一些政策未必就表示中央支持救市。即便楼市真的需要救,那也只能说明虚高的楼价已经严重打击了中国老百姓的信心,一切救市的举动必须围绕恢复老百姓的购房信心来进行。政府要做的,不是说什么“房价大跌最终受害的还是百姓”,更不是殚精竭虑维持市场的高价位,而是进一步规范市场,使住房价格尽快回归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