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要被这样的官话谋杀多少次
(2008-09-04 01:39: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这几天蒙自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如若不信,可用google搜索“80分钟客套话”这几个关键字,相关网页竟达567000余个,什么“讲座开场80分钟废话引众怒”、“从‘补充两句’到会场‘麦霸’”、“80分钟官场客套话足以急死一头牛”,“为何不把废话篓子当场轰下台”等等,皆与6天前在蒙自举办的一个高层论坛有关。“客套话”给蒙自带来的扬名效应,远胜于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过桥米线。
原定两个小时的专家讲座,竟然被不相干的人士用客套话占用了80分钟,建议各类成语词典可将这个故事作为“喧宾夺主”一词的出处。
人人皆知客套话言之无物,但碰上了特殊场合,这种话谁都会说上几句,所谓“礼多人不怪”。如果“对蒙自的接待表示感谢、对红河的赞美、对自己领导的恭维”等客套话出现在酒桌上,恐怕更多产生的是“感情深一口闷”、“自家兄弟以后有话尽管说”之类的默契,然而,蒙自红河会堂上的“多位人士”实在有些不识相,居然在一个以探讨民营经济发展为主题的高层论坛上旁若无人地拉感情、套近乎,既搅了专家讲座的局,又折磨了听众的神经,难怪要犯众怒了。
笔者很同意昨日《春城晚报》上剑门关先生的观点——套话80分钟是官场陋习的惯性发作。此种官场陋习表现在无论大会小会,官员发言都遵从一种类似于八股文的规定动作:大领导一二三四作指示,小领导甲乙丙丁忙补充,你“强调”,我“理解”,他“重申”。此类套话多见于本部门、本系统内部会议,如官员被邀请出席外部会议,说话套路则变成“一感谢、二赞美、三预祝”——感谢主办方的盛情款待,赞美主办方功绩卓著,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粗听之下这些会场官员套话皆无比正确,细细想来则全是废话。昔年曾有人作诗一首讽刺废话:“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28个字皆为同义反复,令人听之生厌,不过这样的同义反复多少还传播了一点语文知识,至少让我们知道杜鹃还有两个别名叫“谢豹”和“子规”,比起官员套话来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民间称此类官员套话为“官话”、“官腔”,既然是官话,在咱们这样一个有着官本位传统的国度,随便什么场合端出来都不能说是“喧宾夺主”。以出现在蒙自高层论坛上的“80分钟客套话”为例,“多位人士”的客套话占用时间再长,那也是官话,也比专家的讲座重要。至于台下听众的感受如何,官员们就更不用考虑了。
依照鲁迅先生的说法“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我们可以指控台上废话连篇的那几位犯有“一级谋杀罪”,他们应为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承担责任。然而我们通常所见,往往是台下的“瞌睡虫”挨批甚至丢官免职,台上施“催眠术”术的从来就没有被问责过。这种状况不改变,我们还将被无聊的官话一次次谋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