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出于对一切赝品本能的反感,我对浙江横店农民企业家徐文荣“异地重建圆明园”的宏大构想从心理上一直比较排斥,但我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如果果真如徐文荣所言,“我不要国家补助一分钱;不向银行借贷一分钱;不向企业摊派一分钱;不向老百姓借用一分钱”,人家干这事儿就是纯粹的商业行为,花自个儿的钱,又不违反相关的政策法规,用不着听旁人说三道四。
自打徐文荣抛出这个宏大构想之后,我注意到公众舆论反对的声音居多,理由大致有三:一则圆明园是个带有鲜明国耻印记的古建,且遗址尚存,只有残破的圆明园才是那段历史的最好见证人,才能激发今人勿忘国耻的爱国情怀;二则圆明园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当时造园的许多工艺现已失传,重建根本不可能再现昔日辉煌;三则重建耗资巨大,拟投入资金高达200亿元,在民生多艰的当下,“有这些钱干点什么不好?”
细细想来,上述理由皆非理直气壮。所谓“异地重建”无非是徐文荣抛出的一个噱头,历史是不可复制的,圆明园岂能“异地重建”?摆明了说徐文荣就是想借助圆明园的名头造个假古董,这种事儿于他早已是轻车熟路——在横店已成实物的“秦王宫”、“江南水乡”、“清明上河图”等等,不都是“历史重现”吗?如果将来圆明园被他“异地重建”成功了,那也是个十足的赝品,与现存的圆明园遗址无干。至于说花200亿元造个假古董,虽看上去有些骇人听闻,但只要它不花纳税人的税银,我们也不好说什么。如果将200亿元用来建希望小学可能更有意义,可造个假古董也并非一无是处,经营好了可以解决不少人的就业问题。
所以,如果“异地重建圆明园”仅作为一个商业项目合法运作,我们即便再有看法,也只能持保留意见。可现在情况有了变化——昨天的《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说,“重建圆明园”项目用地是以政府项目用地报批的。这事儿现在就有些说不清了,如果假古董的用地变成了政府项目用地,那么“重建圆明园”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政府行为,既然是一个涉及到200亿元资金和6000亩规划用地的政府行为,作为政府的授权人,人民在这件事上自然拥有说话和表决的权利,不能由徐文荣和当地政府说了算。
从新闻报道看,当地政府在“重建圆明园”的问题上似乎有些热心过了头,不仅在用地上以政府项目报批,而且还打算分期报批,以规避“征用耕地超过35公顷需上报国务院审准”的规定,可谓一路绿灯。政府何以如此热心,在下不好冒昧揣测,但非要把自个儿搀和进一个民间资本运作的项目,想来总是有利可图。只是这样的“搀和”已经部分改变了项目的属性,并且极易滋生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且埋下非法侵占耕地、变相侵害农民利益等隐患,相关部门不可不察。
既然当地政府已经搀和了进来,“重建圆明园”这个没有经过民意听证和科学论证的项目是否可以立即上马,就值得打一个问号。此外,我也想对73岁的农民企业家徐文荣徐大爷说几句不中听的话:您在横店创造的经济神话令在下十分佩服,仅用十几年光阴就将一片荒山野岭打造成了“东方好莱坞”,的确非常了不起。不过您的“圆明园”作为影视拍摄基地的财富价值有限,显然不能照搬“香港街”、“广州街”、“清明上河图”的成功经验,顶多是个可以收收门票的人造景点。有鉴于国内诸多人造旅游景点的惨淡经营现状,这个假古董要不要造,我劝您还是三思而后行——当然,如果您心意已决,我也只好持保留意见。
自打徐文荣抛出这个宏大构想之后,我注意到公众舆论反对的声音居多,理由大致有三:一则圆明园是个带有鲜明国耻印记的古建,且遗址尚存,只有残破的圆明园才是那段历史的最好见证人,才能激发今人勿忘国耻的爱国情怀;二则圆明园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当时造园的许多工艺现已失传,重建根本不可能再现昔日辉煌;三则重建耗资巨大,拟投入资金高达200亿元,在民生多艰的当下,“有这些钱干点什么不好?”
细细想来,上述理由皆非理直气壮。所谓“异地重建”无非是徐文荣抛出的一个噱头,历史是不可复制的,圆明园岂能“异地重建”?摆明了说徐文荣就是想借助圆明园的名头造个假古董,这种事儿于他早已是轻车熟路——在横店已成实物的“秦王宫”、“江南水乡”、“清明上河图”等等,不都是“历史重现”吗?如果将来圆明园被他“异地重建”成功了,那也是个十足的赝品,与现存的圆明园遗址无干。至于说花200亿元造个假古董,虽看上去有些骇人听闻,但只要它不花纳税人的税银,我们也不好说什么。如果将200亿元用来建希望小学可能更有意义,可造个假古董也并非一无是处,经营好了可以解决不少人的就业问题。
所以,如果“异地重建圆明园”仅作为一个商业项目合法运作,我们即便再有看法,也只能持保留意见。可现在情况有了变化——昨天的《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说,“重建圆明园”项目用地是以政府项目用地报批的。这事儿现在就有些说不清了,如果假古董的用地变成了政府项目用地,那么“重建圆明园”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政府行为,既然是一个涉及到200亿元资金和6000亩规划用地的政府行为,作为政府的授权人,人民在这件事上自然拥有说话和表决的权利,不能由徐文荣和当地政府说了算。
从新闻报道看,当地政府在“重建圆明园”的问题上似乎有些热心过了头,不仅在用地上以政府项目报批,而且还打算分期报批,以规避“征用耕地超过35公顷需上报国务院审准”的规定,可谓一路绿灯。政府何以如此热心,在下不好冒昧揣测,但非要把自个儿搀和进一个民间资本运作的项目,想来总是有利可图。只是这样的“搀和”已经部分改变了项目的属性,并且极易滋生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且埋下非法侵占耕地、变相侵害农民利益等隐患,相关部门不可不察。
既然当地政府已经搀和了进来,“重建圆明园”这个没有经过民意听证和科学论证的项目是否可以立即上马,就值得打一个问号。此外,我也想对73岁的农民企业家徐文荣徐大爷说几句不中听的话:您在横店创造的经济神话令在下十分佩服,仅用十几年光阴就将一片荒山野岭打造成了“东方好莱坞”,的确非常了不起。不过您的“圆明园”作为影视拍摄基地的财富价值有限,显然不能照搬“香港街”、“广州街”、“清明上河图”的成功经验,顶多是个可以收收门票的人造景点。有鉴于国内诸多人造旅游景点的惨淡经营现状,这个假古董要不要造,我劝您还是三思而后行——当然,如果您心意已决,我也只好持保留意见。
前一篇:监外年夜饭吃出了法治社会的温情
后一篇:官员不是公堂上的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