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为谁容

(2007-04-27 10:48:05)
分类: 时评

    著名整形外科专家陈焕然博士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两年来整容的人当中,政府官员的数量正在逐步增加。很多政府官员为了塑造更加亲民的形象,会选择做去除眼袋、除去皱纹等整容项目。”
    此事一经披露,引来网上骂声一片。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官员整的是哪门子的容?中国官员最需要的是“整风”。
    官员需要整容吗?我觉得这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如果我们承认官员也是公民的话——任何公民都有整容的权利。别说官员可以整容,就算他想做变性手术,任何人也无权干涉。一个人想整容,除了他是个在逃的罪犯,想借此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此外无非是想变得年轻点,漂亮点,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官员也有这方面的需求。
    所以,我对官员整容没意见。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这样两个问题:其一,官员整容之风日盛,除了爱美之心外,似乎有些别的原因;其二,整容在当下中国还属于高消费,官员工资条上的那点银两未免捉襟见肘。
    古人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古人又说,女为悦己者容。可见,在国人传统的观念里,把自己弄漂亮了,是希望获得别人的欢心。其实,西方人也赞同此观点,不过他们有另外的说法——注重仪表是对别人的尊重。总之,美化自己往往出于某种目的,在大多数时候,出发点是好的。陈博士说官员整容的目的是为了“塑造更加亲民的形象”,这个出发点就好得不得了,只是我对太好的东西总是心存疑虑。
    过去的中国人对女人的外在形象比较苛求,甚至苛求到了“三寸金莲”的病态地步;现在的中国人对明星的身材和脸蛋比较苛求,那是因为明星都是些大众情人,不把自己搞成西施或潘安对不起亿万观众。但我从未听说国人对官员的外表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宋代有个包拯,面如黑炭,绝对不符合肤白貌美的传统审美标准;清代有个刘墉,是个罗锅儿,搁今天也就是二等残废;很多年前有部电影《七品芝麻官》,里面的那位县太爷更是个丑角儿。这几位,可都是老百姓眼中的好官儿。
    所以,官员们整容是为了“取悦于民”,这个理由有些站不住脚。以在下小人之心妄自揣测,一些官员想让自己变得年轻漂亮,一是想取悦于上级——在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口号下,老态龙钟的官儿可不招人待见,想要“官运长久”,得看上去年轻和精力旺盛;二是想取悦于情人——现如今二奶的品位也在提升,除了爱钱爱地位,也爱美男子。
    如果官员整容是出于上述两个目的,这就与“亲民”沾不上边儿。更要命的是,官员整容虽然不能拿发票回去报销,但大多不是自己掏腰包,而是有人代为埋单——《青年周末》报道说,官员整容已经逐渐成为继金钱贿赂、性贿赂之后,又一个更加隐蔽的“公关手段”。说来说去,花的还是纳税人的钱。
    当下政府的外事活动日渐频繁,官员的外在形象不能说不重要,但作为一个刚刚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发展中国家,咱们还有一些比官员外在形象更重要的事情要办,纳税人的钱要花在这些地方。官员们觉得自个儿形象欠佳需要修理,就请自掏腰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