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昆明市2009年全面禁摩!
连日来,这条消息在昆明市大街大巷不胫而走,其轰动效应大约来自于一个并不遥远的记忆——2003年12月20日,昆明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强主城建成区道路交通管理的通告》和《关于调整机动车高峰时间行驶区域的通告》,对摩托车出行进行了相关限制,并声明于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2003年12月31日晚,昆明市公安局突然宣布,暂不执行两个“通告”——“朝令而夕改”的政令,着实将市民“忽悠”了一把。
“2009年全面禁摩”并非空穴来风,源于昆明市近期制定的《昆明市城市道路车辆通行规定》,经有关媒体报道后,即成为牵动市民敏感神经的“禁摩令”。据晚报记者昨日核实,该规定其实并非“禁摩令”,只是一份旨在改善昆明城区交通拥堵状况的征求意见稿,也并非只针对摩托车,其中有关摩托车的部分不是“禁”,而是“限”。有关方面负责人说,“(规定)最终能否出台的决定权还在于市民,如果绝大多数市民不同意,那么也有可能继续实行现在的城市道路相关规定”——换言之,所谓“禁摩令”充其量是个“限摩草案”,能不能出台和实施还两说。
“限摩草案”成了“禁摩令”,政府有关部门草拟的一项公共政策被相当一部分市民误读,显然是“广而告之”的渠道出了问题。这还在其次,关键在于“正视听”之后,这个“限摩草案”能不能真正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特别是“既得利益者”——摩托车主的意见,这同样需要沟通渠道的通畅。
昆明现有30万辆左右的摩托车,与“限摩草案”利益攸关者,只会比摩托车的数量更多,这显然是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而且是城市中并不富足甚至相对贫困的群体,对于这个群体而言,摩托车要么是谋生手段,要么是交通工具——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限摩草案”都事关数十万民众的生计,其由“草案”而为“政令”的过程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据有关媒体报道,该“草案”征求意见的时间为3月5日8点30分起至3月10日17时终止,在此期间市民可以通过拨打昆明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等3个单位的电话“提修改意见或建议”。笔者认为,这显然是不够的——征求意见时间短,仅有6天时间;沟通渠道单一而被动,且缺乏诚意,“提修改意见或建议”,言下之意,方案基本已定,不容有反对意见。
3年前昆明“限摩令”流产,即有专家分析说,是因为这一限令在出台前未能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市民意见,没有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因而引起了部分市民的强烈抵制。前车之辙,后车当鉴。
为加强城市管理,政府可以出台各种“禁令”或“限令”,但是,只有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政令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连日来,这条消息在昆明市大街大巷不胫而走,其轰动效应大约来自于一个并不遥远的记忆——2003年12月20日,昆明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强主城建成区道路交通管理的通告》和《关于调整机动车高峰时间行驶区域的通告》,对摩托车出行进行了相关限制,并声明于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2003年12月31日晚,昆明市公安局突然宣布,暂不执行两个“通告”——“朝令而夕改”的政令,着实将市民“忽悠”了一把。
“2009年全面禁摩”并非空穴来风,源于昆明市近期制定的《昆明市城市道路车辆通行规定》,经有关媒体报道后,即成为牵动市民敏感神经的“禁摩令”。据晚报记者昨日核实,该规定其实并非“禁摩令”,只是一份旨在改善昆明城区交通拥堵状况的征求意见稿,也并非只针对摩托车,其中有关摩托车的部分不是“禁”,而是“限”。有关方面负责人说,“(规定)最终能否出台的决定权还在于市民,如果绝大多数市民不同意,那么也有可能继续实行现在的城市道路相关规定”——换言之,所谓“禁摩令”充其量是个“限摩草案”,能不能出台和实施还两说。
“限摩草案”成了“禁摩令”,政府有关部门草拟的一项公共政策被相当一部分市民误读,显然是“广而告之”的渠道出了问题。这还在其次,关键在于“正视听”之后,这个“限摩草案”能不能真正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特别是“既得利益者”——摩托车主的意见,这同样需要沟通渠道的通畅。
昆明现有30万辆左右的摩托车,与“限摩草案”利益攸关者,只会比摩托车的数量更多,这显然是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而且是城市中并不富足甚至相对贫困的群体,对于这个群体而言,摩托车要么是谋生手段,要么是交通工具——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限摩草案”都事关数十万民众的生计,其由“草案”而为“政令”的过程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据有关媒体报道,该“草案”征求意见的时间为3月5日8点30分起至3月10日17时终止,在此期间市民可以通过拨打昆明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等3个单位的电话“提修改意见或建议”。笔者认为,这显然是不够的——征求意见时间短,仅有6天时间;沟通渠道单一而被动,且缺乏诚意,“提修改意见或建议”,言下之意,方案基本已定,不容有反对意见。
3年前昆明“限摩令”流产,即有专家分析说,是因为这一限令在出台前未能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市民意见,没有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因而引起了部分市民的强烈抵制。前车之辙,后车当鉴。
为加强城市管理,政府可以出台各种“禁令”或“限令”,但是,只有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政令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前一篇:自由无价
后一篇:有尊严地活着,或者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