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把手签名”为何成了摇钱树

(2006-11-15 22:52:52)
分类: 时评
  山东省齐河县警方近日侦破一起案件,今年以来有33人通过假冒的县委书记签名,进入该县各个党政机关吃公粮(《新京报》10月15日)。
  假冒事件最初被发现颇有戏剧性。该县县委书记李凤臣某日到县政府办公室公干,发现一名工作人员很面生,就叫来办公室主任询问,一查,“竟是他自己签字安排进来的”。李凤臣大为光火,当即要求公安部门彻查,结果拔出萝卜带出泥,共查出了33个“假冒伪劣产品”。
  始作俑者时国祺虽是一个只有小学二年级学历的无业游民,却颇具市场经济头脑,及时相中了“县委书记签名”这一稀缺资源,虽自己并不拥有,但不妨假冒,而且成批量复制,出手一个就可获利3至8万元——以制售假冒的“权力”来牟取暴利,其过人之“胆识”,足令众多造假者瞠乎其后。
  此案昭示了一个事实:县委书记的签名在山东齐河境内于人事调动方面有如“尚方宝剑”,所到之处畅行无阻,且路人皆知。从人事局到劳动局等人事调动具体经办部门,再到交通局、审计局、物价局、公安局等各个“假冒伪劣产品”接收单位,“圣旨”到处,一路绿灯,至于本单位是否超编,来人是否符合工作需要,是否需要经过考核,统统不在考虑之列。
  我国人事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党管干部的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计划指导统筹安排的原则,任人唯贤、合理使用、用其所长的原则。然而在齐河县,党管干部变成了党委“一把手”直接任命干部,“民主集中制”变成了一个人说了算,至于统筹安排、任人唯贤等,更是形同虚设。
  “一把手”权力无节制已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屡遭逅病的顽症,现在我们看到了它居然异化为坑蒙拐骗者手中的“摇钱树”,可谓是一个对“绝对权力”的绝妙讽刺。
  罗素在他的《自由之路》中,将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罪恶分为三类,其中以“权力的罪恶”居首。其实,在一个民主与法治的社会,权力本身不仅无罪,而且应该是一种维护正义和惩治罪恶的力量。依笔者的理解,罗素之所以认为权力有罪,是因为权力的过度膨胀,因为他给根治“权力罪恶”开出的药方是“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干涉降低到最低点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组织改革”。
  当“一把手”的签名不具备“尚方宝剑”的威力时,制售假冒“权力”者自然会绝迹于江湖,而芸芸众生都将因此而受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