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秋雨未了
秋雨未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92
  • 关注人气:1,6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教篇之28)儿子:态度决定高度

(2009-02-12 20:42:20)
标签:

家教

态度

高度

情感

分类: 专业论文

 

    看了儿子写的《十八岁元宵节的天空》,心里很难过。其实儿子再有三个月才满十七岁。

 

    许久没有写有关儿子的文章,不写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想让儿子能静下心来读书。

 

   儿子中考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因择校不慎,给孩子的学习和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去年暑期转学回到孩子从小生长的小城,成绩虽然提高了很多,但留在他心里的阴影一直难以抹去。他变得极其敏感和多疑,常常让我手足无措。我调整了工作,回小城租了房子陪读,一方面是为了在生活上照顾他,一方面就是想让他能很快地调整心态,树立自信,把成绩提高到他原有的水平。

 

    但是,毕竟高一耽误了一年,高二的功课很多,他一边适应新的环境,一边在复习高一课程的同时学习新课程,压力很大。特别是转学时,他依然坚持要进重点班,重点班里强手如林,要想和他初中时的同学旗鼓相当,的确还需要一段时间。年前的期末考试不如前两次考得好,他又开始怀疑自己的实力,感觉自己是不是真的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考试刚刚结束后,他就不停地问我:“妈妈,你是不是也对我不抱希望了?你和我爸爸是不是已经对我失去了信心?准备放弃我了?”听了他的话,我很心痛,给他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不论什么时候,爸爸妈妈都会爱他,而且永远不会放弃。

 

    放了寒假,他猛学了三天。回到老家过年,他很难静心学习,家里的客人太多,太乱,再加上他的表哥都和他年龄差不多,孩子们在一起,由不得就想玩。我和老公也就放松了对他的要求,该玩的时候还是让他玩玩,放松一下也好。初六开始,他们补了八天课。看上去他学得比较轻松。

 

    昨天晚上,他们正式开学。他在晚自习问了数学老师一道题,数学老师是他的班主任,老师顺便和他谈了这个学期应该如何学,要求他把目标定得低一点,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赶超。老师的话语重心长,对儿子的触动很大。晚上下学回来,他边吃饭,边下决心,说一定要拿出最好的成绩让老师看看。

 

    我很理解儿子的心情,当了二十多年的老师,我也深知老师的一句话,就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我给儿子讲了一个我上高三时发生在班里的一件事:有两个女孩子,实在学得太累了,在周日,就悄悄地溜出去,到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那时电影院正在放映《人生》,那是当时很火爆的一部影片,是由路遥的成名作改编的。对于整天对着书本、三更睡五更起的我们来说,《人生》对我们的诱惑力的确很大,看过的同学绘声绘色地给我们描绘着扣人心弦的剧情,结果就让这两个女孩子坐不住了。吃过晚饭,她们偷偷地跑到了电影院,刚出去不久,就被班主任老师查晚自习时发觉了,班主任老师以调侃的口气,在黑板上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则“寻人启事”。等她俩回来,看到黑板上的寻人启事,面红耳赤地到班主任老师那里认错。班主任老师把她俩好一顿奚落和讽刺,甚至说了一句很难听的话:“如果你们两个能考上大学,我用脑袋着地走三年。”那两个女孩子哭着回到教室,比以前更努力学习,在当年的高考中,两人都考上了大学。

 

     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深,尽管故事不是发生在我的身上,但我觉得老师当时的批评不是常人能接受的。日后我当了老师,我轻易不敢效仿我的老师用如此的“激将法”来教育自己的学生,我怕自己掌握不好火候而伤了学生的自尊。今天,我却想用这个故事来教育我的儿子,我想让他知道: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关键是自己的态度,是自己今日的学习态度决定了明日自己的人生高度。

 

    诸葛亮的《诫子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才华来自于自己的学习,而学习需要自己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持之以恒,不为外界所干扰。消极、放纵、骄躁、不思进取、见异思迁、浅尝辄止等都是学习的大敌。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不是一句过时或者腐朽的话,直至今日,它依然可以作为励志的名言。作为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就应该有这样的读书态度,抛开生活中的一切琐事,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才有可能成功。

 

    新的学期开始了,儿子,妈妈想对你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础,态度决定高度,用自己良好的心态,去挑战每一个高度,妈妈相信你,你一定能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