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教师,退休以后,一直想把自己发表过的有关教育和教学的论文结集出版,但孩子们都说,该休息休息了。其实,他退休以后就一直没有休息,先是返聘回市教育局当了四年“关工委”的主任,后又到省里当了五年督学。年近七十,确实应该过几天舒适清逸的日子,但这个愿望日趋浓烈。于是他和老伴戴上老花镜,开始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往进敲自己的论文,80多万字,边修改边敲打,历时一年多,儿女们选了一家知名的出版社想要让父母早点了却这桩心愿,但老人说什么也不让他们掏钱,自己花了三万多元,印刷了3000册。尽管书后标有26元的定价,但他分文不取,将书全部捐赠给了农村和山区的中小学教师。一日,我去拜访老前辈,问他索要了一本,他在给我签名的时候说:“这本书,也算是给自己这辈子一个交代。”
话语说得虽很平淡,但我却感触很深。他仅是一名普通的老教师,他的论文多发表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中国教育报》等一些很有影响的报刊上都曾登载过他的文章,他在我们省也算得上小有名气,但他一身书卷气,后来身居官场,也依然是两袖清风。晚年,又用这种方式,对自己一辈子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和自己一生坚持的教育理论,做了一个完美的交代。实在是令人景仰。
这种交代,是一种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也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父母要给孩子或者孩子要给父母一个交代”;“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也给别人一个交代”等等。诸如此类的交代,那只不过是在履行一种责任和义务,是在寻找一种心灵上的安慰。
真正意义上的交代,应该是对自己的超越。在越坛享有“当代最佳林黛玉”美名的单仰萍年近不惑,在越剧现代戏《被隔离的春天》中扮演了女护士长之后,又出演越剧《家》中的梅表姐,并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百转千寻——单仰萍艺术写真》,在这本画册中,她用简约隽永的语言吐露心声:“要给自己一个不再惶惑的交代——不单单是告诉别人我的存在,更多的是给自己一份答卷。”
在舞台上,单仰萍演过才情横溢的古代仕女,演过温柔可爱的神化人物,也演过风情万种的宫廷贵妇,霓裳彩袖,绚烂多姿。而到了舞台下,她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个爱吃兰花干的平凡女子,不喜欢张扬,害怕交际,只是静静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作为出色的王(文娟)派传人,她把代表老师形象的“林妹妹”演得格外传神,而作为一个日益成熟的青年艺术家,她又渴望在继承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新路,因此她总是在默默地积累着,苦苦地思索着。单仰萍说,她想创作一台能反映自己艺术理想的全新大戏,也想演李清照、柳如是等古代奇女子,而出版的画册标志着她已经开始“试妆”,“这是一个总结,也是一个开端。”
单仰萍女士对自己的交代,是给了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更是她在艺术上追求的开始,是她在履行自己责任的同时,实现对自己的超越。
因此,“给自己一个交代”,不仅仅是履行一种责任和义务,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而是对自己的反思,是在一次一次总结的基础上,实现新的价值追求。所以,“给自己一个交代”,意味着不是告一个段落的终结,而是踏上新的征程的一个开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