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塊玉靛頦”红喉歌鸲

标签:
教育旅游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鸟人说鸟 |
春意绵绵,天空飘着毛毛细雨,伴随着春风吹拂,田间野菜长,荒滩野地变粮仓。花香人半醉,檐雀鸟语在鸣唱。
春天是鸟语花香的季节,是人们聆听大自然美妙声音的季节,是户外游玩赏心悦目的季节。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有一种鸟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就是红喉歌鸲。
红喉歌鸲,又名西伯利亚歌鸲。俗称“红脖”, 靛頦、红点頦、红脖野鸲。红喉歌鸲是我国传统的笼养鸟,是受笼养鸟文化戕害最严重的小鸟之一,很早以前多在皇家宫廷中饲养,民间有“红点頦連環扠,藍靛頦一塊玉”的说法。因此达官贵人们都想养一只红点颏作为荣耀,且不知每获得一只所谓品相好的红点颏大约需要捕捉50只左右鸟来筛选,剩下的红点頦不是被人们吃掉,就是抛在野外任其自生自灭。
红喉歌鸲的学名源自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卡利俄佩,相传她是九位缪斯中最年长者,掌管乐器和英雄史诗。而她的名字在希腊语中的含义就是“声音悦耳的”意思。
红喉歌鸲,它的漂亮就在于它的喉部的红色斑纹,好像一个红领结,善鸣叫,善模仿,鸣声多韵而婉转,十分悦耳。与蓝喉歌鸲、蓝歌鸲称为歌鸲三姐妹。红喉歌鸲喜欢在花木水涧跳跃鸣唱,其声一时高亢清亮,似诉说着春天里的美好;一时委婉幽怨,有数不尽情思。振羽挺胸,作仰扬之状;又俯首回眸,无限愁绪尽在不言中。长得好看、唱得又好听,这对于多愁善感的红喉歌鸲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易招来笼狱之灾。
红喉歌鸲:是鸟纲、鸫科的鸣禽。体长14-17厘米,体重16-27克。雄性上体橄榄褐色,眉纹和颧纹白色。颏、喉红色,外面围有一圈黑色,极为醒目。胸灰色,腹白色。雌性颏、喉白色,胸沙褐色具棕白色眉纹和颧纹。属地栖性迁徙候鸟,性羞怯,常栖息于平原地带的灌丛,芦苇丛或竹林间,更多活动于溪流近旁,多觅食于地面或灌丛的低地间。食物以昆虫为主食,如蝗虫、蝽象及蚁类等,此外,也吃少量野果及杂草种子。繁殖于4~6月。
2021年2月1日,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歌百灵、画眉、鹩哥、红喉歌鸲、蓝喉歌鸲、红嘴相思鸟、红胁绣眼鸟等一些长期遭“笼养文化”祸害的野生鸟类,均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名录》调整后,私自买卖、猎捕百灵、画眉、鹩哥等鸟类笼养在家的行为,可能涉嫌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