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随笔 |
和松筠老师交往二十多年,他是一位多才多艺,温和待人的好兄长、好老师。在宣传家乡,宣传垛田的同时,我觉得他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工作者,也是一名深入生活,真正扎根,活跃在农村的农民作家、摄影家。他对家乡充满了感情,充满了热爱,充满了敬意。
他在他的散文《垛田话垛》里写到:垛田的垛是一个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是垛田人,是这群古代的,当代的生生不息辛勤劳作的大禹们。我的乡亲我的“大禹”哟!你还会创造出新的奇迹吗?松筠老师对家乡充满了敬畏和期待,他把家长的人民比作“大禹”认为他们是智慧的化身。
作为服务基层农民文化战线的宣传工作者,写作、摄影其实真正是他业余的事情;而作为作家、摄影家,他却无时不在地进行创作,即使在他揣着笔和笔记本,扛着相机在田间地头闲逛,他无时不刻地记录、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宣传自己的家乡。
昨晚翻阅松筠老师的作品,回想起我们去泰兴溱潼,吴江沙溪、古银杏国家森林公园一系列的采风活动,我失眠了,不住的讶异和感慨生命的脆弱。在和松筠老师的交往中,他是一个谈笑风生、真诚待人的人。他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兄长。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温和善良的人,现在却远离了我们。
党报上刊登过,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在基层、落实靠基层。各级党委政府给予基层文化工作者最大的支持!在此,向那些默默无闻、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扎根最基层的、高尚的文化工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