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鹤斋趣谈录》读后感

(2011-08-04 09:17:55)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

《鹤斋趣谈录》读后感

 

薛宏金

 

8月1日,沈海波将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他的近作《鹤斋趣谈录》送到我的案头。随便翻了几页,没想到这一翻便爱不释手,直到我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把它看完为止。《鹤斋趣谈录》给我的感觉是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能使读者在作品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深受感染,是值得一看的小小说,是一本读后令人快乐的书。

沈海波善于观察生活,捕捉生活,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幕幕悲喜剧,通过精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通过161篇作品,用最少的信息展示丰富的内容,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

作家汪曾祺在《小小说是什么》一文中曾指出:“短篇小说的一般素质,小小说是应该具备的。小小说和短篇小说在本质上既相近,又有所区别。大体上讲,短篇小说散文的成份更多一些,而小小说则应有更多的诗的成份。小小说是短篇小说和诗杂交出来的一个新品种。它不能有叙事诗那样的恢宏,也不如抒情诗有那样强的音乐性。它可以说是用散文写的比叙事诗更为空灵,较抒情诗更具情节性的那么一种东西。它又不是散文诗,因为它毕竟还是小说。”纵观沈海波的作品,体现了“小、新、巧、奇”的特点。一是小,篇幅短、取材小。小小说,也称微型小说,短则几十个字,长的也不过千字文,顺应了现代人繁忙的生活节奏,使读者享受艺术的快餐。二是新,作品能突破思维定势,立意新颖,风格清新,给读者以新鲜感。《我也姓沈》、《我不是黑社会的》、《差点出事》、《局长家的鹦鹉》等等,每一篇都能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有如寓言式的讽刺杂文,充满辛辣、哲理和谐趣。三是巧,结构精巧。文章虽短,但作者十分重视场景、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叙事的节奏,有如军用压缩饼干有嚼头。四是奇,在《喝酒》、《支招》、《谁的脚印》等作品中,人物曲折的命运、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尤其是结尾新奇巧妙、出人意料,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一遍匆匆的阅读,不可能有多少深透领悟。也许,等我再读几遍时会有更多的收获吧!

 

 

                                             2011年8月3日零时于楚水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