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抗洪

(2006-07-09 06:42:52)
分类: 杂文随笔
里下河地区历来是有锅底洼之称,自从1991年那场百年不遇的大水之后,中央、省政府都把抗洪排涝当做关心人民群众生活的头等大事来抓.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国家投入大量的抗洪排涝资金发挥的作用如何呢?
我想是不尽人意的,老百姓反响强烈。洪水频频光顾。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
一、是我们干部体制问题,领导同志抓政绩,他们在一个地方混几年就可以到另一个地方去升职。
谁还会去做傻事,关注抗洪排涝的事情呢?洪水来了对领导干部来说是件好事,曾听说过这样的一件事情:
有两个县的县委书记是老同学,关系很好。他们从省里参加抗洪工作会议回到各自的县里,甲书记立即动员部署抗洪工作,乙书记象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照样歌舞升平。结果洪水来临,甲县由于工作到位,洪水无可奈何他们,乙县受灾严重。省市政府都非常关注,调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乙书记吃住抗洪一线,身先士卒,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乙书记受到上级的表彰,因此升职。甲书记想不明白,为何他辛辛苦苦的把工作做到前面去了,却受到冷遇呢?
二、是资金另做他用,抗洪资金层层盘剥,真正用于抗洪的资金少之又少。
三、是豆腐渣工程,刚修的防洪大堤要不了几年就功能丧失。
四、是科学安排使用抗洪专项资金不到位。
三千年前的孟老夫子就说过:“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办什么事情不在多,关键要办一件是一件,就象打井那样,要井井有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憨哥0
后一篇:随笔---民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