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畅销童书:非小说类选题市场前景巨大

(2017-05-05 16:43:16)

 

 


出版中,许多编辑能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读者,当别人问他什么书很不错,推荐几本的时候,他总会推荐许多好书,这些书深刻,有内涵,可是几乎没有一本是畅销书,有的甚至是一版就死的图书,这是他从一个专业读者的角度选择的图书,却没有想过我们的图书是面向大众的,是针对于多数读者的。

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编辑不是好编辑,现实工作中,这样的编辑很多,是带有人文情怀、文人气质的编辑,但,我们也不得不成人这样的编辑不是一个好的策划编辑。

畅销书编辑,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策划编辑。

今天,我想从《植物大战僵尸》系列故事展开,说一些自己阅读的感受和对于它畅销深层原因的思考。说起《植物大战僵尸》,许多人都认为它因为是游戏衍生品,才畅销的。其实这是一个小原因,几乎每个编辑都知道,我们可以不说。我们试想一下,同样是衍生品的《愤怒的小鸟》《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它们的图书为什么没有做到《植物大战僵尸》系列故事的畅销呢?

这就涉及到下面我要说的:该图书本文的实用性、非小说性以及编辑自身的策划能力。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畅销原因。

中国父母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其实是在从1993年取消了粮票,1996年又取消了大学生分配制度以后就开始了……当我们的生活不再为吃饭发愁的时候,而是为了更高的生活层次而发愁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国家取消了大学生分配制度,让孩子们靠自己的能力去打拼,去谋求一份职业时,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就侧重于实用性。

美国的学校特别重视“非小说类阅读”的教育,因为科学研究结果让他们发现:缺乏“非小说类阅读”的能力,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甚至还会阻碍孩子在学业和未来的职场获得成功!他们除了让孩子读《长袜子皮皮》《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样的小说类阅读之外,还要让孩子多读兴趣培养、职业选择、历史、地理、兵器……等等这样非小说类的图书,这些图书可以让孩子对于自己的未来职业选择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中国父母也越来越重视这一点。

所以,图书能否扩展孩子的知识面,能否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能否对于孩子培养兴趣,未来找一份好工作有帮助,就成了家长挑选图书的重要标准。

于是,实用性、非小说类读物,如《可怕的科学》《地图(人文版)》《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写给中国孩子的历史故事》《爸妈不是我的佣人》《写作业不拖拉》《歪歪兔情商故事》……这些图书就长期占据了图书畅销榜的前几名。

我们社的《植物大战僵尸》系列故事包括《美德故事》《神奇探知历史漫画》《成语漫画》《恐龙漫画》等等……这些图书也正好满足了中国父母的需求,这才导致了这种图书的巨大畅销的原因。

对于非小说阅读的需求,还会越来越大,比如说《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也带动了相关图书的畅销,这其中包括我们社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因为《中国诗词大会》除了提升孩子的文学修养之外,对于他们的语文考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就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在策划图书时,注重非小说阅读的比重,编辑也应该给经常写小说的作者,给他们一点指点,让他们在保持文本的文学性时,也要注重文科的实用性。

《植物大战僵尸》系列故事,我读了之后,发现文本都非常好,因为它们是由白冰、葛冰、高洪波等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他们以前都是只写小说类图书的作者,他们现在能写这种非小说类的实用性故事,这说明编辑的策划在里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社里的编辑基本不缺好作者,好作者的投稿很多,各种各样好玩的、幻想的、成长的小说,我们许多编辑往往简单地觉得故事好玩、很有幻想性,就开始决定做这本书。

在做书之前,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下,书里有没有可以挖掘的价值,比如是关于社会关注的欺凌事件,是关于孩子性格的培养,还是关于孩子梦想和自信心的确立和塑造……仔细想一想,想这些并不是说把我们的图书功利化,而是在不改变作者文本的情况下,让图书的卖点更多,宣传语更有力度,能吸引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说到实用性,不得不提到徐玲《我的爱》系列和图书中心的《优活女孩·心灵美读系列》,这两套书,我都读过。徐玲《我的爱》系列包括《我和老爸的战争》《我会好好爱你》《我想和你在一起》等,每本书都是关于亲情的,故事里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有误会、有矛盾的,有的因为爸爸坐牢出来,儿子和爸爸之间产生的矛盾,有的讲述爸爸很久没回家,女孩一直以为爸爸妈妈离婚了,后来真相揭开,才知道爸爸意外去世,妈妈为了保护孩子而恪守秘密……徐玲的文字中是充满爱和正能量的,你也许会说,这书是小说,没有教育性和实用性啊?其实,是错的,这套书区别于市场上许多成长小说,因为它定位准确,就是讲述亲情,讲述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矛盾,这是有教育性和实用性的,相比较那种讲述学校里男生女生心灵成长的小说,家长更愿意为这样的图书买单。

再说说《优活女孩·心灵美读系列》,这套书的主题就更加明确,内容更具有市场性和教育性,它里面包括拐卖女孩的故事,包括艾滋孤儿的故事,包括城里农民工子女返乡回家过年的故事,包括二胎兄弟姐妹之间相处的故事……这些书是有市场性的。

我们作为编辑,除了读好书,就是把好书推向大众市场,让更多读者读到好书,这就需要我们编辑的策划能力。

在没有文稿的时候,发挥自己的策划能力去和作者约稿,在已经有成型文稿的情况下,我们要发掘文稿中的文学价值,也要发掘文稿中的教育价值和市场价值。

对于像我一样的漫画编辑,又有什么值得思考的呢?

漫画编辑要发挥自己的策划能力,利用漫画家的作者资源,做除了杂志本身故事性漫画之外的更多衍生图书,更注重一些传统漫画、实用性漫画的开发。比如唐诗漫画、二十四节气漫画、科普漫画等等,还可以做一些相关实用性绘本的开发……

最后说一句:选题对了,书就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