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京六年,买了一套房,出了三本书,六本图画书,若干短篇

文/刘宇昕
1.
2011年3月3日,只身一人来北京,好朋友王赛清晨五点半就到地铁口接我,那是我第一次坐地铁,清晨,天未亮,地铁里的人面无表情,打着哈欠,我怯懦地看着这个陌生城市里的人,心生疑惑,来北京是否真的值得?
住的房子是地下旅馆,一个月1200块,房租是跟朋友借的,在来北京之前,在青岛工作一年,月工资1250元,发现金,没有任何五险一金。2010年的国庆节,只带了点儿青岛鱼片回家。
后来,无意中投了北京的简历,当时只觉得有同学在北京,小赛、晓智、希之、刘菲、老樊……他们都在这里念研究生,我就来了。没想过未来。
如此简单。
不简单的生活却才刚开始。
在格言杂志社开始上班,路途遥远,从西二环到东五环,清晨地下旅馆看不到外面的太阳,只能凭闹钟叫醒我,坐695在亚运村下车,当初刷公交卡,有的直接扣钱,有的下车需要再刷一次卡,弄得我头晕。
到单位上班,一个新人,工作磕磕绊绊,氛围并不好,单位只有我一个新人,如果一同进来的有几个新人的话,可能会比较舒服一点吧,每天都围着老同事,总是小心翼翼。
做文摘类杂志,每天看励志暖文,后来也写了点这种文,发在《意林》上。
再后来,辞职了,那时候工资3000。后来找的房子,房租1300,和一对夫妻合租,我住一个单间。
当时受了苦,咬咬牙坚持着,心想:人嘛,除了金钱,总要有一点梦想。
朋友们笑我傻,也不看好我的前途,当时没写几篇文章,只是个小编辑。
(2013年的自己和2016年的自己,减肥加读书,改变着我)
2.
后来陆续换了几个工作,不痛不痒地干着,晚上下了班写点文章。
简简单单的生活,没想过以后会怎样。
陆续发表了些豆腐块的儿童文学短篇。就这样。
2012年凭借那些发表的短篇文章,加入了山东省作家协会,再后来,2013年出了自己第一本书《再靠靠你的背》
2014年买了房,到现在两年时间涨了130万。
2014年、2015年,两年里写了两个连载,最近又出了两本书。
说来,似乎很顺利,背后的故事却不愿再提。
还记得2009年考研失败之后的绝望,2010年复读考研再次失败的无助。
以为人生就此灰暗。
郭德纲说:“人生总要经历一些事,早经历不是坏事,如果几岁时候经历了,那他以后就是铁罗汉,什么都击不垮他,如果到了中年之后再经历,那必定是致命一击。”
以前没想过那么多,只顾着朝前走,走到那里算到那里,现在看来,这也挺好,不知不觉走到了阳光下,看到了别样的风景。
3.那个被人看不起的小孩,长大了
小时候,经历过一些事,家庭里的问题造成的不爱说话,喜欢一个人安静待着,高中时因为一个过错,差点被学校开除。
大学时,错选了靠口才吃饭的法律专业。
在父母的眼里,我的前途一片黯淡,我靠着内心的那一点梦想支撑着走着。
在别人眼里,那个安静的小孩,没多大出息,以后肯定做不了大官,发不了财,也做不了买卖……在老一辈父母眼里,这是个人情关系的时代,需要油嘴滑舌,才能前程似锦。
我却一直坚持:靠别人的心情和决定,来赢取你的人生,充满了未知,不如自己努力。
于是,我坚定地看书,写稿子……
因为写作,获得了更好的工作,认识了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我才知道,我并不孤单和寂寞,我只是走了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而已。
今年,挣了点稿费,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在京东上买一些东西给家里,国庆给家里了一万块钱,这次过年,应该还能给家里几万块吧。
没想过钱,钱没了可以再挣,梦想一定要有的,因为梦想,你才会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你的心不会空牢牢的,不然挣的钱越多,你反而越不快乐。
自己的灵魂就飘在空中。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不要践踏
或许是自己的经历,所以无论看见身边人选择什么路,只要是他热爱的,我都会给他支持,我不会冷眼相对,因为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值得尊重,并为之鼓掌。
岁月不留情,一眨眼,2016年的我已经三十岁了。
这一年,我收获了许多,出了几本书,又写了几部长篇。
最庆幸的是,身边的人,还在,他们还有人支持我走下去,我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