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提琴演奏员到主任医师

标签:
生日小提琴演奏员主任医师杂谈程晓霞 |
分类: 日记篇(我的喜怒哀乐) |
今天,我57岁生日,昨天,收到女儿在北京远程定制的生日蛋糕。
时光温暖了往事。当我站在新一年的起点上回首过往,发现自己已在坎坷的医学道路上行走了近37年。重温踏上从医道路时的那段青葱岁月,不禁感叹,个人的命运虽是时代际遇的产物,但更离不开自我的追求。学医从未后悔!
在知青的岁月里,我下乡插队,落户到了农村。农活虽累,但我努力不丢弃中学时所学的一技之长。后来,通过市文化局招考,进城成为剧团里的一名小提琴演奏员。
艺术是美的象征,然而,很快我便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上世纪70年代,社会思想十分守旧,曾有人评价文艺界是个大染缸。当时的剧团里也确实存在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男女作风等问题。我也因冷拒了追求者,面临被人“找麻烦”的窘境!我深感自己的品行和性格无法适应这种环境,脱离文艺界的想法在心中慢慢成熟。
1977年,我国开始恢复高考制度。不满足于高中学历,不想在文艺界干一辈子的我终于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上世纪70年代末,与文艺界被社会评头品足不同,医生是非常令人羡慕的职业。自己从小身体素质不好、弱不经风,两岁时差点因肺炎丢了性命,小学三年级因严重的慢性扁桃腺炎,摘除了扁桃体。家父身体也不太好,常年吃药。再加上自己在中学时期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在班级始终名列第一,自信心十足,遂逐渐坚定了报考医学院的信念。
1978年高考结束后,我填报的第一、第二志愿都是医学院校,并最终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哈尔滨医科大学78级医疗系的一名学生。
37年来,我体验到了医疗工作的辛苦、高风险,一辈子都需要充电、学习,也没有小提琴演奏员可观的收入。但这从未阻止我在医学道路上跋涉的脚步。如果说音乐会让生活锦上添花,那么,医学就是在为百姓雪中送炭!
每当一个个患者经过我的医治,生命得到延续;每当一个即将瓦解的家庭经过我的医治得以稳固;每当一个个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又重新绽放出了幸福、美好、希望的笑容,我就会收获更多的成就感、价值感! 37年,于医学,我不放弃不后悔。
该文发表于医师报(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