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肾脏病小常识

(2008-04-06 20:23:45)
标签:

肾脏病

博客

生活

休闲

杂谈

程晓霞

健康

分类: 肾炎篇

一、何谓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出现损伤,如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以上,这时化验血、尿成分或做影像学检查会出现异常,或者衡量肾脏功能的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到一定程度(<60ml/分钟,正常人一般在90ml/分钟以上)都可以称为慢性肾脏病。

  许多原因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都会引起慢性肾脏病,一旦发生后,肾脏功能的损害由轻到重,持续进展,直到完全衰竭为止,一般是不可恢复的。由于肾脏具有很大的工作潜力,在早期残余的肾单位还能够承担全部的清理任务,但是,如果受损比例超过50%,剩余的一半肾单位会因为过度工作而受损,引起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残余肾单位持续被破坏,直到肾脏完全失去功能。

 

二、如何预防肾脏病?
  1、勿乱服药物(中药、西药)。
  2、严格控制易造成肾脏病的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肾结石等。
  3、定期做肾功能的检查。
  4、饮食控制。

 

三、肾脏病会遗传吗?

  除了“多囊性肾病”以外,只有很少见的特殊肾脏病才会遗传。例如父母及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人的肾衰竭原因是“多囊性肾病”,那就容易遗传。但如果是其他的肾脏疾病,遗传的几率就比较低。但如果有同样的体质,再加上共同的后天因素,如饮食习惯或生活习惯,其下一代也可能会发生肾脏疾病。

 

四、肾脏“生病”的表现
1、排尿刺痛或困难;频繁(尤其夜间易发生)。
2、腰部疼痛(背部肋缘下面)。
3、眼皮浮肿、足踝发胀或浮肿。
4、小便带血或白色带泡(可能有蛋白尿);尿液可能成铁锈色或棕色。
5、血压升高。
6、血清尿素氮升高,可能有脸色苍白、疲倦、食欲不振、呕吐等情形发生。
7、血清肌酐升高。

  要知道,肾脏疾病早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若能定期做尿液的检查及血液肾功能的检查,仍可以早期发现病变,早期治疗。

 

五、合理的营养治疗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

  营养治疗是指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慢性肾脏病病人的特点,合理控制饮食,应用相关的药品、食品,达到缓解症状、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目的。
  营养治疗是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与常说的个人饮食保健有根本的不同。合理地减少一些物质的摄入就可以较少产生新陈代谢的垃圾,减轻肾脏的工作压力。这样,残余肾单位的超负荷状态就会缓解,损毁速度自然就减慢了。而且,较少的代谢垃圾也能明显缓解慢性肾脏病症状与发展。肌酐(内源性肌酐来自体内肌肉组织分解代谢产生,占主要;外源性肌酐来自鱼、肉等,占次要,)、尿酸(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尿素氮(由蛋白质代谢产生,主要来自食物蛋白,次要来自体内蛋白分解,受肝脏功能影响)这些含氮的代谢垃圾基本上是由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控制首先是限制蛋白质摄入。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患者采用低蛋白饮食后,肾功能下降的速度显著减慢(文/
程晓霞

相关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