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取景框”的中国教育——《南方周末》黄全愈专访

(2010-09-16 08:39:28)
标签:

基础教育

四位一体

适合自己

素质教育

教育

分类: 基础教育

 

             没有“取景框”的中国教育——《南方周末》黄全愈专访
                             没有“取景框”的三脚架无法拍到美丽的风景

    南方周末:这个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指什么?

  黄全愈:教育是四位一体。基础教育是一个孩子从生下来起,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作用于自我教育而铺垫下的基础。前三者只是三脚架的腿,能拍到什么样的人生风景,还要看固定在三脚架上的自我教育能提供多大的取景框。

  南方周末:美国有教会一类的机构提供社会教育,在国内,社会教育应该由谁来提供?

  黄全愈:现在国内也有了一些培训机构,学校教育做不到的地方他们来补,但基本跟着应试教育在做。在美国,德育不能教,学校只能进行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完成的。

  南方周末:国内的社会化培训机构已经完全交给市场了,而且以特长训练为主,钢琴、英语、跆拳道、美术……跟你说的社会教育似乎是两回事。

  黄全愈:一个是高度市场化,另外是被应试教育驱使。本来,远离高考的学龄儿童境况稍好,现在已经威胁到幼儿园了。

  南方周末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这句话没有主语,谁应该成为施动者?黄全愈:我认为是全社会。体制问题可以一天就变,比如减负,改革高考,明天就可以下一道令,关键是观念要变。

  减负四十九道令下去,学校减了,回到家里,家长给他加。美国没有应试教育。华人到了美国,都自觉不自觉地搞应试教育那一套。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常委全参加了,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教育非改不可。

  南方周末:去年中美两国有一组可对比的数字:中国有84万高三学生放弃高考;美国有120万高中生辍学,只有70%的高中生能拿到毕业证书。这是否意味着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面临着相似的困境?

  黄全愈:美国是孩子自己做出的选择,我不想上不愿意读,家长也不能强迫他。另外一些人,可能素质不在读书上。美国孩子的社会分流很早就形成了。中国的情况是,家长、社会逼着孩子读书,现在不考也可以,这是进步。

  人才很多层次。顶尖大学是做研究的。前些天我去南京见了一个种莲花的农民,叫丁跃生,培育出一千多种莲花,世博会里都是他的花。他说,我做的这个没人做,我走了半步,个个就都看见我了,你们做的事千军万马都在做,你走了一百步,人家都看不到你。

  什么叫素质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潜质发挥到极致。

  南方周末:国内弃考的孩子基本都是农村子弟,或学习成绩特差,考上三本,毕业后还是没工作。这个社会没给他们宽泛的选择,他只是在进行简单的成本核算。

  黄全愈:美国孩子从小就知道社会是什么。学校邀请包括清道夫、救火队员在内的各种人来学校做报告,让孩子知道:这就是社会。

  他们有一个影子日,跟你的爸爸妈妈一天,看他们怎么工作。孩子特别高兴,一天不用上课。还有个职业日,你想做理发师,去理发店跟一天;想做律师,去律师楼跟一天;想做护士,去医院跟一天。学校很早就做职业分析的测试,设计的问题很巧妙,不会直接问你喜欢什么职业,是通过各种小问题,拼出你的职业倾向。当时,矿矿(黄全愈之子)的测试结果是律师或电脑工程师,现在矿矿就去做律师了。

  我们根本不让孩子想什么适合自己,而是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大家都去考。这样的观念,就属于要破除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本报记者 石岩)

 

    以上均摘自《南方周末》2010年9月9日F31大参考,更多内容请阅读《黄全愈教育文集》:卓越购书地址  当当购书地址

 

没有“取景框”的中国教育——《南方周末》黄全愈专访

 

联合推荐

 

北京101中学校长 郭涵 北大附中原校长 赵钰琳 广西南宁二中校长 何伟萍 广东深圳中学校长 王占宝 广州执信中学副校长 张水平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钟明华 北大附中副校长、全国模范教师 张思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沙洪泽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张晓辉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李宝贵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刚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