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集邮》2024年第4期卷首语
(2024-04-04 12:51:36)
标签:
上海集邮华北帆船邮展 |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
第26届上海集邮节暨集邮展览于3月5日在上海邮政大楼举行开幕启动仪式。本届集邮节主题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迎接中国2024亚洲集邮展览”。启动仪式上,上海市集邮协会对上届集邮节进行了总结表彰,颁发了各类奖项。上海钟笑炉集邮基金会表彰了去年全国集邮展览和征文比赛的获奖者。此外,还颁发了青少年集邮奖项。本届集邮节邮展为期三天,共有79部邮集参展,包括传统集邮、邮政历史、专题集邮等15个竞赛类别。其中,两部高水平邮集《中国海关邮政的创设与拓展(1866—1897)》和《中国帆船邮票(1913—1936)》备受瞩目。
“集邮与新时代文化建设”全国集邮学术征文评审结果揭晓,上海市集邮协会祝建国和杨天文的论文荣获二等奖、韩海麟获三等奖。本期杂志选登杨天文的《壮丽史诗载方寸 千秋伟业入名片——谈新中国邮票上的毛泽东光辉形象、艺术特色及其意义》一文,文章概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毛泽东题材邮票,强调了这些票在邮票发行史上的重要地位。毛泽东形象邮票在艺术创作上展现了原创性、艺术性、精美性和多样性,为新中国邮票艺术树立了典范。这些邮票具有传承初心使命、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彰显主旋律审美价值等多重意义,是中国邮票发行的成功范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瞿百顺《客从东方来,衣上陵雨——华北人民邮政<生产图>普通邮票研究》全面介绍了华北人民邮政发行的最后一套邮票——《生产图》普票的发行背景、设计印刷和涵盖国内平信、挂号、挂快、国际航空等类别的实寄使用情况。这套邮票带着解放战争的硝烟,服务崭新的和平年代,在新中国全国通用邮票尚未完全推开之时,代行和并行了全国通用邮票的职责,具有发行量大,使用时间短,邮政意义重大的特点。此文为编组同类题材邮集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