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明明:对邮票上琵琶构造设计的质疑

(2024-03-11 14:46:08)
标签:

琵琶

复手

澳门

邮票

评弹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杜明明:对邮票上琵琶构造设计的质疑
图1

杜明明:对邮票上琵琶构造设计的质疑
图3

杜明明:对邮票上琵琶构造设计的质疑
图4

现代琵琶是在秦琵琶与曲项四柱琵琶融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中对音位装置——“柱”的改进最具代表性。

唐代不仅有曲项四柱琵琶,而且已经出现了新型曲项多柱琵琶。如《唐·炽盛光佛五星图》上(图1描绘的琵琶面板上端有三柱、颈部四柱,共七柱。元中叶至元末,已增为十二柱,明初犹是此制。明中叶以前或接近中叶时期,废拨用手,开始用指弹,稍后则又增为十三柱(四相九品)。清代的琵琶品柱又略有变异,一般为四相十品(图2或十二品,即十四柱或十六柱。现代琵琶是继清代以后,又经过了多次对品柱及形制的改革而成功的。首先是20世纪初,刘天华改曲项多柱琵琶为四相十三品;20世纪40年代,出现六相十八品或六相十九品的曲项多柱琵琶;20世纪60年代,更从六相十九品增为六相二十四品或二十五品。由此看来,2015-6-2“冯梦龙”(图3与澳门《金庸小说》小型张(图4上所绘制的曲项多柱琵琶,其音“柱”的数量明显与人物反映的时代背景不符。

杜明明:对邮票上琵琶构造设计的质疑
图5

杜明明:对邮票上琵琶构造设计的质疑
图6

现代琵琶是由头、颈、腹三部分组成(图5,颈与腹合称“身”,其中头部主要包括琵琶头、弦轴孔、弦轴、山口;颈部包括相;腹部包括面板、品、复手、背和弦。2011-18-3“评弹”(图6与《金庸小说》小型张上呈现的琵琶,四只弦轴错误绘制在琵琶的颈部相位处,是无法系弦和校音的。

杜明明:对邮票上琵琶构造设计的质疑
图7

琵琶共有四个弦轴,依次从下往上分别穿系一、二、三、四弦,即子、中、老、缠弦。而在2009-20-3“琵琶行”(图7上,芦苇丛中斜放的琵琶形上端可见弦轴轮廓,其四个弦轴从下往上分别穿系中、子、缠、老弦;在《金庸小说》小型张上,琵琶的四个弦轴从下往上分别穿系中、子弦且老、缠弦是并列在一起的,这两种穿缚明显是错乱的。

杜明明:对邮票上琵琶构造设计的质疑
图8

随着琵琶品、相的增加,极大地扩展了琵琶的音域范围,致使左手按弦的来回幅度增大,左手已经无法固定琵琶,所以需要表演者竖抱(直持)演奏。而澳门《国际音乐节》第1(图8上一位演奏家,斜持一把六相二十四品或二十五品琵琶,这种拿法,琵琶会失去平衡,加重左手负担,妨碍了左手上下跳动换把位的灵活性。

现代琵琶的演奏技术颇为丰富,一般来说,左手大拇指放在琵琶背,手心向内,手背向外,虎口靠在琵琶的边缘处,食、中、无名、小四指按放在面板的相或品位处;右手五指放置在琵琶最后一品与复手的中间,呈龙眼手型。而2011-18-3“评弹”呈现的琵琶的最后一品与复手的位置太近,以至于让这位表演艺术家的右手无法施展开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