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伟:阿育王寺与五乡镇

标签:
宁波鄞州五乡阿育王寺风景日戳 |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

五乡镇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东,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为“鱼米之乡”。古时,为泄水曾建“东”“西”“鄮”“汇”“皎”五座碶闸,故五乡镇又名五乡碶。
我在五乡邮政支局投寄封片并盖了“五乡”储墨式日戳(图1),它在2009年使用的是钢戳(图2)。车站路原有一家宝幢邮政所,使用“宝幢”日戳(图3),1992年宝幢乡与五乡镇合并成立新的五乡镇时还未曾撤销,居然在我们不经意间离去,如今只留下一条街名——宝幢老街。

图4
沿着回江南路来到后塘河的皎碶村,这里是最具江南韵味的地方,能找到五乡碶最初的样子。南北向横跨后塘河的皎碶桥为三孔二墩石拱桥(图4),桥长22.47米,宽2.86米,由长条石砌筑,桥面两侧设实体栏板,两端落坡各设台阶11级。中孔桥栏上镌刻着“皎碶桥”三个大字。来回走了一遍不见东碶桥,正在聊天的大爷们告诉我,被平行的新桥遮挡了,我又走回皎碶桥西侧,见到了紧挨着新桥的东碶桥,为五孔石平桥。此桥建于清雍正年间,朝向北面的桥墩外置带槽的条石,用来插入闸门。
五乡境内山明水秀,资源丰富,其深远的文化底蕴和远近闻名的阿育王寺更增添了古镇的魅力。阿育王寺始建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素有“东南佛国”之称,是佛教禅宗名寺,中国佛教“五山第五”,也是中国现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因寺内珍藏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及玲珑精致的舍利宝塔而闻名中外,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5
阿育王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山门庄严,其上“阿育王寺”四字为江泽民题。2016年9月10日启用的“阿育王寺”风景日戳(图5),戳图为山门。天王殿重檐歇山顶,黛瓦黄墙红门窗,殿前是鱼乐池,池中栖息着小鱼和乌龟,散发出一片宁静的氛围。名为“阿育王禅寺”的杭州湾跨海大桥邮资图加印片的背图就是天王殿(图6)。2003年5月20日启用的“阿育王寺”风景日戳(图7),戳图为大雄宝殿。舍利殿是全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殿顶覆盖着金黄琉璃瓦片,殿中的石塔高约7米,内藏有珍贵的佛陀舍利子。我收藏的早年门票图案就是舍利殿(图8)。2001年10月18日启用的“阿育王寺”风景日戳(图9),戳图就是这座石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