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在上海使用的机器鸽球图印花税票

标签:
印花税票税票财政华东鸽球图 |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

图1
机器鸽球图印花税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套全国统一式样的印花税票,也是1958年印花税并入工商统一税前的最后一套印花税票。
1952年6月2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发行新版印花税票的通告[(52)会字号第四三二号]》(以下简称《通告》),定于7月1日起发行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票,面额分4级12种,与前发旧版印花税票(即国旗地球图印花税票)在全国范围内一并通用。这套印花税票的主图分别为拖拉机、压路机、发电机、地球与和平鸽,故集藏爱好者称之为“机器鸽球图”。
机器鸽球图印花税票(“印花税票”下称“税票”)由税务总局统一颁发铜模印版,各大行政区税务管理局印制分发,故有华东、华北、中南、西北、西南、东北6种版别。《通告》还公布了这套税票的面值级别及数字、刷色和图样。12种税票分拾元级、百元级、千元级、万元级4个级别,式样基本相同。正上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票”,两边印有地区字样,左右各一字,左下角为阿拉伯数字面值,右下角为中文大写面值,中下方为“1952”。各级别的主图不同。拾元级票主图为拖拉机,有水蓝10元、中绿20元、桔红50元3种(图1)。佰元级票主图为压路机,有深棕100元、群青200元、深绿500元3种(图2)。千元级票主图为发电机,有深蓝1000元、大红2000元2种(图3)。5000元及万元级票主图为地球与和平鸽,有深蓝(中黄色底纹)5000元、群青1万元(图4)、深绿2万元、玫瑰红5万元4种,其中2万元、5万元票未在华东区发行。上海使用的为华东版税票。
8种低面值票图幅21×17mm,5000元及万元级票图幅28×23.5mm,全套齿孔12.5度,无背胶。
根据《通告》,上海于1952年7月1日起正式启用机器鸽球图税票。由于旧版税票印制量较大,初期实际贴用机器鸽球图税票的使用凭证相对贴用国旗地球图税票的使用凭证较为少见,且一般与旧版混贴。
图5为1952年9月1日广昌德旧洋白铁制罐作发票,发票金额为2.7万元,背贴机器鸽球图税票50元1枚,国旗地球图(华东)税票10元3枚,农工图改值加盖税票1元1枚,合计81元,符合当时银钱收据3‰的税率。

图6
图6为1951年12月3日邵志记收据,收据金额为250万元,背贴机器鸽球图税票500元1枚,国旗地球图税票1000元7枚,合计7500元,符合当时银钱收据3‰的税率。但由于机器鸽球图税票于1952年7月1日才正式启用,故推断此票应为后续补贴。
1952年12月31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报经政务院164次政务会议核准,发布《关于税制若干修正及实行日期的通知》,印花税税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将印花税税率税额表第1目发货票、第2目银钱收据、第3目账单、第12目汇兑储蓄及存入或支取款项之单据簿折、第13目提取货物之单据簿折、第14目寄存契约单据、第16目运送契约单据、第17目货物收据、第18目电影戏剧及娱乐比赛票券等9目分别并入商品流通税、货物税、工商业税及屠宰税征收。第7目保险契据之保费收据、第9目委托及承揽契据之承揽及加工收款收据、第11目居间行纪代客买卖契据之佣金收据,并入营业税征收。印花税税目由25目减至了16目;税率税额未作调整。修正后的印花税税目及税率税额表自1953年1月1日起实行。从此,常见的发票、收据等凭证不再贴用税票。

图7
图7为1954年8月29日同益祥荣记玻璃号委托承接加工合约,合同金额为56.85万元,贴机器鸽球图税票100元、50元、10元各1枚,国旗地球图(华东)税票20元1枚,合计180元,符合当时委托及承揽契据3的税率。
在国内物价水平和汇率趋于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了币制改革。1955年 3月1日,开始发行新版人民币,新旧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随着币制改革,机器鸽球图税票也按此比率改值加盖后使用。从存世的使用凭证来看,上海直到1956年才见机器鸽球图改值新币税票的使用。

图8
机器鸽球图改值新币税票见有100元加盖“壹分”1种(图8),200元加盖“贰分”左读、右读、简写3种(图9),500元加盖“伍分”1种(图10),1000元加盖“壹角”左读、右读2种(图11),2000元加盖“贰角”繁写、简写2种(图12),5000元(西北)加盖“伍角”左读、右读2种(图13)及5000元(华东)加盖“伍角”1种,1万元加盖“壹元”左读、右读2种(图14)。之所以同一品种存在不同加盖是因为华东区各省均自行加盖,故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上海未见改值5角/5000元(华东)税票的使用。存世实贴改值5角/5000元的税票均为西北版。
1955年10月12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修订印花税税率税额表的报告》。将课税对象不存在的第5目债券,很少用到的第19目国外书立之凭证和第25目保证书据,以及税负重复的第21目权利书状等4个税目取消。将性质相似、税率相同的第4目记载资本之帐簿与第15目营业所用之簿折,第9目委托及承揽契据与第11目居间行纪代客买卖契据,第23目土地使用权之契据与第24目租赁契据合并。简化整理的《修订印花税税率税额表(草案)》保留9个税目。1955年11月18日,《修订印花税税率税额表》正式印发,1956年1月1日施行,印花税税制再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该税率税额表中,资金、资本账3‰,营业簿折每本每年5角;借贷契据3‰,期限2个月以内的1‰;保险契据每件5分;股票每件5分,投资契约每件5角;委托及承揽契据、预定买卖契据2个类目均为3,不能计算金额的每件5角;授产、析产契据,典当、买卖、转让、承顶财产契据,租赁契据3个类目均为3。

图15
图16为1956年1月29日一乐天剧场与友谊越剧团的合约,合约约定拆账比例,没有具体金额。按照当时“委托及承揽契据”的税率,不能计算金额的按件贴花5角。实贴机器鸽球图5000元税票1枚。旧币5000元即新币5角,符合税率。
从存世使用凭证看,币制改革后的1955年和1956年,在上海贴用的一般仍为未改值税票。直到1957年后才常见改值税票,也见有与未改值的混贴。

图17
图17为1957年10月19日上海市第六蓬机生产合作社订货合同,合同金额为1420.46元,贴机器鸽球图改值税票1角4枚,机器鸽球图税票500元1枚,合计4角5分,符合当时委托及承揽契据3的税率。

图18
图18为1958年3月1日房租收据,金额为18元,贴机器鸽球图改值税票2分3枚,合计6分,符合当时租金收据3‰的税率。
1958年9月13日,为了使工商税收制度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情况,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国家建设资金的需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01次会议原则通过,由国务院颁发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统一税条例(草案)》,进一步对工商税收制度进行了改革,将货物税、商品流通税、营业税和印花税合并简化为工商统一税。至此,印花税也不再单独征收,印花税相关法规被废止,印花税票暂时退出历史舞台。
上海市于1958年8月全面试行工商统一税,较早取消印花税,之后的凭证一般不再贴用税票,机器鸽球图税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存世使用凭证中仍见有1959年和1960年贴用机器鸽球图税票的合同。

图19
图19为1960年6月14日上海市日用五金工业公司委托加工合同,金额不详。背贴机器鸽球图改值税票5角、1角、2分、1分各1枚,其中5角原票是西北版。这也是已知最晚的在上海使用的机器鸽球图税票。
参考文献:
1.《上海财政税务志》编纂委员会.上海财政税务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2.《上海财政税务志》编纂委员会.上海财政税务志资料长编[M].上海: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税务局,1999.
3.段志清、潘寿民.中国印花税史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