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明明:灌渠

(2023-12-21 17:10:41)
标签:

灌渠

沟洫

防涝

都江堰

灵渠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杜明明:灌渠
图1

灌渠,即用于灌溉的水渠,其作用是把水引来浇地。最早的渠不是用来灌溉的,源自大禹治水时开凿沟洫(图1主要是为了排水防涝

杜明明:灌渠
图2

到西周时,在北方旱田耕作和田间管理中,已发展成为纵横交叉的井田沟洫系统。从小到大依次分为畎、遂、沟、洫、浍、川。与此同时,在南方水田耕作和田间管理中,出现了蓄水、止水、荡水、均水、舍水、泻水的稻田灌溉系统。尤其是在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北上中原谋图霸业,在蜀冈之上修筑邗城的同时(图2,出于军运的需要,开凿了一条连接长江和淮河的人工渠道——邗沟。由此可见,南方的农田水利设施及人工河流的兴建,成为了北方农田灌溉工程实施的基础。

杜明明:灌渠
图3

杜明明:灌渠
图4

杜明明:灌渠
图5

战国时,井田制瓦解,农田水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小灌溉渠系兴建起来。首屈一指当推李冰子率众修建的都江堰,其工程结构主要由渠首工程、附属工程和灌渠系统工程组成,尤其是渠首工程设鱼嘴分流分沙(图3,建飞沙堰泄洪排沙(图4,凿宝瓶口控制入渠流量(图5,三者相辅相成,达到枯水不缺、洪水不淹,灌溉着成都平原使之成为“天府之国”。

杜明明:灌渠
图6

战国末期,郑国渠的开凿(图6 ,原本是韩国因惧秦所施的疲秦之计,却成功的引来了挟带含有丰富有机质泥沙的泾河水,降低了渭北平原土层的盐碱含量,增强了土壤的肥力,关中大地从此更加富饶。

杜明明:灌渠
图7

杜明明:灌渠
图8

杜明明:灌渠
图9

秦并六国后,为开拓岭南,秦始皇命史禄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凿灵渠以通粮道(图7。修成之初,仅有南来的海洋河水时多时少地流入且经常遭受洪水袭击。至唐代李渤修缮灵渠时创建铧嘴和陡门,铧嘴(图8劈分湘水,让湘水三分入南渠注漓,七分入北渠,流回湘江,而陡门(图9则分段提高水位以利通航。借助众多支渠,清澈的灵渠水也流到了村落里,用于灌溉,造福百姓。

杜明明:灌渠
图10

杜明明:灌渠
图11

西汉时期,龙首渠以“井渠法”凿通商颜山,建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输水渠道,开创了隧洞竖井施工的先河。此施工技术西传后与中亚传入的相关技术相融合,应用在新疆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图10,创造了新型的灌溉工程“坎儿井”(图11

杜明明:灌渠
图12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迫切要求尽快修复、兴建水利工程,“红旗渠”便是山区引水灌溉的突出事例。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以愚公移山精神,历经10年艰苦奋斗,终将漳河水引入林县,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图12

杜明明:灌渠
图13

杜明明:灌渠
图14

因为受到水源、灌水方式、灌溉面积及灌区地形等客观条件所限,现在的渠系布置更加讲究科学性、规则性和系统性如韶山灌区,尤其北干渠上的洙津渡渡槽,飞架涟水两岸(图13,气势恢宏,颇为壮观。到1980年前后,全国多数农村基本形成了大小渠道遍布灌区(图14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杜明明:灌渠
图15

杜明明:灌渠
图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更加重视灌溉工程的建设。2015年,堪称华夏第一渠历时39引大入秦工程竣工(图15,这是中国水利史上规模最大的跨双流域调水自流灌溉工程,被誉为“西北都江堰”,其沿途以隧洞群为主(图16,甚至比“红旗渠”上180座隧洞群总长度还长79公里,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地下运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